麋脂

中医学 中药材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mí zhī

2 《*辞典》:麋脂

2.1 出处

本经

2.2 拼音名

Mí Zhī

2.3 别名

官脂(《本经》),麋膏(《周礼》郑玄注)。

2.4 来源

为鹿科动物麋鹿的脂肪

2.5 性味

①《本经》:"味辛,温。"

②《别录》:"无毒。"

2.6 功能主治

血脉,润皮肤。治风寒湿痹恶疮痈肿。

①《本经》:"主痈肿,恶疮,死肌,寒风湿痹四肢拘缓不收,风头肿气,通腠理。"

②《别录》:"柔皮肤。"

③《饮膳正要》:"通血脉,润泽皮肤。"

④《医学入门》:"面生疱疮,涂之。"

2.7 注意

本草经集注》:"畏大黄。"

2.8 摘录

《*辞典》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