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外奇穴 鍼灸學 中醫學
zhú zhàng
竹杖爲經外奇穴名[1][2]。出《肘後備急方》。《肘後備急方》:“葛氏治卒腰痛諸方,不得倪仰方,正立倚小竹,度其人足下至臍,斷竹,及以度後,當脊中,灸竹上頭處,隨年壯。” 近代《中國鍼灸學》列作奇穴[2],名竹杖[2]。《鍼灸經外奇穴治療訣》所載之血愁穴,位於“第十四椎骨上”,位與本穴近似[2][2]。
位於後正中線上,當與臍相對之脊骨處[2]。
位於後正中線與臍相對之脊骨處[2]。
主治腰痛,便血,吐血,衄血,痔瘡,脫肛,陰挺;以及慢性腸炎,腸結核等[2]。
主治腰痛、便血、吐血、衄血、痔瘡、脫肛、陰挺、小便不利;以及慢性腸炎、腸結核、脊髓疾患等[2]。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2]。
一般艾炷灸3-5壯[2]。溫灸5~10分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