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方法 鍼灸學 中醫學 刺法
yīn zhōng yǐn yáng
YANG hiding in YI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陰中隱陽爲針刺手法名[1][2]。爲先瀉後補法,與陽中隱陰相對[2]。出明·徐鳳《金針賦》。
其法先進針至深部(1寸左右),行緊提慢按六次,覺微涼,再退針至淺部(0.5寸左右),行緊按慢提九次,此爲一度,必要時可反覆施術[2]。
《鍼灸大成·卷四》:“凡用針之時,先運一寸,行六陰之數(緊提慢按6次),如覺病微涼,即退至百分之中,卻行九陽之數(緊按慢提9次),以得氣,此乃陰中隱陽,可治先熱後寒之症,先瀉後補也。”此法必要時可反覆再施,用於先熱後寒等症[2]。
陰中隱陽[2]
適用於先熱後寒,實中夾虛之證[2]。本法以瀉爲主,瀉中有補,故名陰中隱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