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和

春秋時期 中醫學家 人物百科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yī hé

2 英文參考

Yih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註解

醫和春秋時期秦國醫家[1] 。適晉候有疾,秦國使醫和診之,醫和謂秦候之疾不可爲,認爲是由於近女色,惑而喪志,其疾如蠱,非鬼神或飲食所致。晉何又問其故,醫和進一步闡釋:“天有六氣,淫生六疾,過則爲災,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未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這是我國古代最早提出六淫致病的論述,也反映當時對疾病病因的認識水平。

4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