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蔥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yě cōng

2 註解

3 概述

野蔥百合科植物野蔥的全株,多年生草本,高30~45釐米。鱗莖外被宿有的纖維狀葉鞘。葉披針形,基部鞘狀,先端細尖,兩面平滑無毛。花莖直立,由葉叢中抽出;傘形花序頂生,下有膜質總苞片數枚;花紫紅色。蒴果。生於高山坡、草叢等處。分佈西藏等地。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分佈廣泛,而以山東、河北、河南等省爲重要產地。

4 野蔥的別名

沙蔥、麥蔥

5 全國中草藥彙編》:野蔥

5.1 拼音名

Yě Cōnɡ

5.2 別名

太白韭

5.3 來源

百合科野蔥Allium prattii C. H. Wright,以全草入藥。

5.4 生境分佈

陝西、甘肅、河南、四川、雲南、西藏。

5.5 性味

辛,溫。

5.6 功能主治

發汗,散寒,消腫。主治傷風感冒頭痛發熱,腹部冷痛消化不良。外用接骨

5.7 用法用量

3~5錢。外用加蜂蜜搗爛外敷。

5.8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