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咳、鎮痛藥 中醫學 鎮痛藥 中藥中毒 中藥學
yá tòng zǐ
SEMEN HYOSCYAMI[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牙痛子爲中藥名,出自《本草原始》,爲《本草圖經》記載的天仙子之別名[1]。
莨菪子、牙痛子、小顛茄子、燻牙子[2]
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 niger L.的種子。主產河南、河北、遼寧。[2]
苦,溫,有大毒。入心、肝、胃經。
鎮痙,鎮痛,定癇,平喘,止瀉。
1.治癲狂,風癇,胃痛,腹痛,哮喘,久瀉,久痢,脫肛。研末服:0.6~1.2g。
2.治癰腫瘡癤。搗爛敷。
中毒後出現瞳孔散大,視物模糊,神志狂亂,嚴重者可因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心臟病、青光眼患者及孕婦忌服。
本品含生物鹼,主要爲天仙子胺(即莨菪鹼)、阿托品及天仙子鹼(即東莨菪鹼)。
均爲抗膽鹼藥,能減少腺體分泌、加速心率、解除平滑肌痙攣、擴瞳及升高眼內壓。阿托品有中樞興奮作用,天仙子鹼則有鎮靜、催眠作用,對中樞神經作用較強。又含脂肪油可達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