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人體部位名 中醫眼科學 眼的解剖與生理
yǎn xián
眼弦見《銀海精微》。又名胞沿、胞弦、眼楞、眼欞、眼棱、眼沿、目脣、瞼脣、睥沿[1]。今稱瞼緣[1]。爲上下眼瞼的遊離緣,生有排列整齊的睫毛,近內眥處上下眼弦各有一淚小管的開口[1]。眼弦與眼瞼共起保護眼珠的作用[1]。
瞼弦(palpebral margin)即目弦[2],又稱眼弦(見《銀海精微》)、胞弦(見《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二)、目綱(《醫宗金鑑》)、目脣(見《銀海精微》)、眼楞(見《醫學綱目》卷十三)[2]。即瞼緣。是指眼瞼的邊緣,外連眼瞼,內連瞼結膜,包括上瞼弦、下瞼弦[3]。有睫毛附生其上,靠內眥處有淚小管的兩個開口[3]。目弦有保護眼球、防禦異物入侵的作用[3]。
在臟腑的連繫上,眼弦與脾胃有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