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松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yán shí sōng

2 拼音名

Yán Shí Sōnɡ

3 別名

龍鬍子、龍鬍鬚、旱靈草、中華石松

4 來源

藥材基源:爲石杉科植物中華石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uperzia chinensis(Christ)Ching[Lycopodium chinense Christ]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連根拔起,去淨泥土、雜質,曬乾

5 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約12cm,莖一至二回二叉分枝。葉螺旋狀排列,平伸,披針形,長4-5mm,寬約1mm,下部較寬,基部圓楔形,先端漸尖,全緣;中脈不明顯,薄革質。孢子囊生在上部葉腋,腎形,黃色。

6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000m左右的闊葉林下或溪邊。

資源分佈分佈於東北及陝西、湖北、四川、雲南等地。

7 性味

苦;澀;平

9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10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