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髓

中藥材 清熱解毒 潤膚生肌 中醫學 潤肺 中藥學 補陰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yáng suǐ

2 中醫大辭典》·羊髓

羊髓中藥名,出《名醫別錄[1]

2.1 來源

牛科動物山羊Capra hircus L.或綿羊Ovis aries L.的脊髓骨髓[1]

2.2 性味

甘,平[1]

2.3 功能主治

益陰補髓,潤肺澤膚,清熱解毒[1]

1.治虛勞羸弱,肺痿骨蒸咳嗽消渴皮毛憔悴[1]。熬膏或煮食,30~60g[1]

2.古方治癰疽,配他藥熬膏外敷[1]

3 《*辭典》·羊髓

3.1 出處

《別錄》

3.2 拼音名

Yánɡ Suǐ

3.3 來源

牛科動物山羊或綿羊的骨髓脊髓

3.4 形態

動物形態詳"羊肉"條。

3.5 性味

《別錄》:"味甘,溫,無毒。"

3.6 功能主治

益陰補髓,潤肺澤肌。治虛勞羸弱,肺痿骨蒸咳嗽消渴皮毛憔悴,癰疽,瘡瘍目赤目翳

①《別錄》:"主男女傷中陰氣不足,利血脈,益經氣,以酒服之。"

②《備急千金要方·食治》:"卻風熱,止毒。"

③《食療本草》:"酒服之補血,主女人風血虛悶。"

④《刪繁本草》:"治肺虛毛悴,酥髓湯中用之。"

⑤《本草綱目》:"潤肺氣,澤皮毛,滅疤痕。"

⑥《隨息居飲食譜》:"潤五臟,充液,補諸虛,調養營陰,滑利經脈,卻風化毒,填髓。"

3.7 用法用量

內服:熬膏或煮食。外用:搽、敷。

3.8 附方

①治虛勞腰痛咳嗽肺痿骨蒸:熟羊脂五兩,熟羊髓五兩,白沙蜜五兩(煉淨),生薑汁一合生地黃五合。上五味,先以羊脂煎令沸,次下羊髓又令沸,次下蜜、地黃生薑汁,不住手攪,微火熬數沸,成膏。每日空心溫酒調一匙頭。或作羹湯,或作粥食之亦可。(《飲膳正要》羊蜜膏

②治消渴口乾,濡咽:羊髓二合白蜜二合甘草一兩(炙,切)。以水三升,煮甘草取一升,去滓,內蜜、髓,煎令如飴,含之盡,復含。(《千金翼方羊髓煎

③治癰疽始作便敗壞:羊髓一兩,甘草二兩,胡粉五分,大黃一兩,豬脂二升。上五味,切,合脂、髓煎令烊,納甘草大黃三上下,去滓,納胡粉,攪令極勻,調敷瘡,日四、五上。(《劉涓子鬼遺方發瘡膏

④治白禿頭瘡:生羊骨髓,調輕粉搽之;先以泔水洗淨,一日二次。(《經驗方》)

⑤治小兒舌上瘡羊蹄骨中生髓和胡粉敷之。(《備急千金要方》)

⑥治目赤及翳:白羊髓敷之。(《備急千金要方》)

3.9 摘錄

《*辭典》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0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