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dens(復dentes)[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tooth(復teeth)[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ivory[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yá[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LO1(穴)[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tooth[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4 解剖學同名器官·牙
牙爲解剖學同名器官[1]。中醫認爲:牙齒,骨之餘,腎之標寄於齦[1]。“髓之所養,故隨天癸之盛衰也。”(《張氏醫通》卷八)。牙和腎氣的盛衰有密切的關係[1]。腎氣健旺則齒牙堅牢,反之腎氣虛衰則齒牙浮動,作痛不已[1]。又《外科大成》卷三:“(牙齒)當門爲齒……兩傍爲牙。”
牙(teeth)是人體最堅硬的結構,嵌於上、下頜骨的牙槽內。呈弓狀排列成上牙弓和下牙弓。牙具有機械加工(咬切、撕裂、磨碎)食物和輔助發音的作用。
4.1 牙的形態分部
4.2 牙的構造
牙的構造包括牙質、牙釉質、粘合質。牙質爲主體,牙釉質覆蓋於牙冠表面,粘合質也稱牙骨質,包在牙根、牙頸周圍。
牙的形態、構造
牙質構成牙主體 根頸骨質包一層
釉質覆於牙冠上 瓷白光亮最堅硬
4.3 牙的名稱及排列
乳牙(圖2-13)共20個,上、下頜左右各5個。恆牙(圖2-14)共32個,上、下頜左右各8個。臨牀上爲了便於記錄病牙的位置,常以“”符號劃分四區表示上、下頜左、右側的牙位,並以羅馬數字(乳牙)或阿拉柏數字(恆牙)分別表示從中切牙至最後磨牙的序號,如“
”代表右上頜的乳尖牙;“
”代表左下頜第
一恆磨牙。
(1)乳牙的排列:
右上頜 Ⅴ Ⅳ Ⅲ Ⅱ Ⅰ│Ⅰ Ⅱ Ⅲ Ⅳ Ⅴ 左上頜
右下頜 Ⅴ Ⅳ Ⅲ Ⅱ Ⅰ│Ⅰ Ⅱ Ⅲ Ⅳ Ⅴ 左下頜
Ⅰ—乳中切牙 Ⅱ—乳側切牙 Ⅲ—乳尖牙 Ⅳ—第一乳磨牙 Ⅴ—第二乳磨牙
(2)恆牙的排列
右上頜 8 7 6 5 4 3 2 1│1 2 3 4 5 6 7 8 左上頜
右下頜 8 7 6 5 4 3 2 1│1 2 3 4 5 6 7 8 左下頜
1—中切牙 2—側切牙 3—尖牙 4—第一前磨牙 5—第二前磨牙 6—第一磨牙 7—第二磨牙 8:第三磨牙
4.4 牙的萌出
牙的萌出
生後六月始萌發 一歲左右已有八
三歲以前要出齊 六到八歲換恆牙
4.5 牙周組織
牙周組織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齦三部分。牙周膜是介於牙和牙槽骨之間的緻密結締組織,藉之將牙和牙槽骨緊密結合,固定牙根,並能緩解咀嚼時的壓力。牙槽骨是牙根周圍牙槽突的骨質。牙齦是緊貼牙槽骨外面的口腔粘膜,富含血管,其遊離緣附於牙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