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概述
胸鎖乳突肌肌皮瓣修復頜面部缺損用於頜面部缺損的治療。 胸鎖乳突肌肌皮瓣是以胸鎖乳突肌作蒂的頸側部肌肉皮膚瓣。它可用來修復口底、咽及面頰部缺損。胸鎖乳突肌起自胸骨和鎖骨的兩個頭,斜向後上,止於顳骨乳突和上項線,並受副神經支配其活動。胸鎖乳突肌的血液來源較多,主要來自頸外動脈胸鎖乳突肌支、枕動脈、耳後動脈、甲狀腺上動脈、肩胛上動脈和頸橫動脈的肌支等。但其供應血管較細,分上、中、下3段供應,因此,肌皮瓣的寬度不宜超過7cm。若肌皮瓣的下界超過鎖骨下2cm,或寬度超過7cm時,需作組織瓣延遲手術。頸部解剖(圖10.12.1.2-1,10.12.1.2-2)。
10 手術步驟
1.根據面頰部組織缺損範圍、部位,設計組織瓣的部位、大小和描畫出切口線(圖10.12.1.2-3)。
2.切開皮瓣和胸鎖乳突肌表面切開線的皮膚,皮下組織,顯露胸鎖乳突肌(圖10.12.1.2-4)。
3.從肌皮瓣的下端、胸大肌表面連同筋膜分離皮瓣達鎖骨上緣。在鎖骨上緣切斷胸鎖乳突肌的附麗並沿胸鎖乳突肌的深面與頸動脈鞘之間向上翻起胸鎖乳突肌肌皮瓣,並穿過隧道向口腔頜面部缺損區轉移(圖10.12.1.2-5)。
11 術中注意要點
1.手術中應清楚掌握胸鎖乳突肌肌皮瓣的血液供給,操作中儘可能保留甲狀腺上動脈和保護枕動脈、耳後動脈及其伴行靜脈。
2.翻起胸鎖乳突肌肌皮瓣的蒂部時,要保持皮瓣與肌肉的連接。同時要保護深部的血管神經避免損傷。
3.轉移皮瓣或穿過隧道時,避免蒂部扭轉和受壓,蒂部附近應放置引流條。
4.對於受區,要嚴密關閉口腔內創面,防止口腔皮膚瘻或感染發生。
5.胸鎖乳突肌肌皮瓣的大小,應控制在5cm以下。頸側瓣的長、寬控制在2∶1或3∶1以內。
6.供皮區儘量作一期縫合,關閉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