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和大血管X線攝影檢查技術

手術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xīn zāng hé dà xuè guǎn Xxiàn shè yǐng jiǎn chá jì shù

3 適應

心臟和大血管X線攝影檢查技術適用於:

1.心臟及大血管先天、後天性疾病。

2.瓣膜病、高血壓病

3.肺心病

4.原發或繼發心肌病

5.真性或假性主動脈瘤主動脈夾層

4 禁忌

休克病人禁止立位攝影

5 準備

1.認真核對X線攝影檢查申請單,瞭解病情,明確檢查目的和攝影部位。對檢查目的、攝影部位不清的申請單,應與臨牀醫師覈准確認

2.根據檢查部位選擇適宜尺寸的膠片與暗盒。粘貼X線照片標記,齊全、正確、無誤。

3.開機預熱,擬定並調整攝影條件。

4.清除病人胸部可造成影像僞影的衣服和飾物。

5.對病人進行屏氣訓練。

6.調製適量的醫用硫酸鋇劑。

6 方法

6.1 1.心臟——後前正位

(1)病人背向X線球管,站立於立位攝影架前,兩足分開,身體站穩。

(2)人體正中矢狀面與暗盒長軸中線重合,下頜略仰,暗盒上緣超出兩肩。

(3)雙肘屈曲,手背置於臀部,肘部儘量向前緊貼攝影架。

(4)使用濾線器。

(5)攝影距離爲200cm。

(6)中心線水平方向,經第7胸椎垂直射入暗盒。

(7)平靜呼吸狀態下屏氣曝光。

(8)由攝影技師認真填寫檢查申請單的相關項目和技術參數,並簽名。

6.2 2.心臟——側位

(1)病人側立於立位攝影架前,被檢側靠近暗盒。

(2)雙上肢上舉,環抱頭部。兩足分開,使身體站穩。

(3)胸部腋中線與暗盒長軸中線重合。

(4)膠片上緣應超出肩部。

(5)使用濾線器。

(6)攝影距離爲200cm。

(7)中心線呈水平方向,通過腋中線第7胸椎水平高度垂直射入暗盒。

(8)平靜呼吸狀態下,屏氣曝光。

(9)由攝影技師認真填寫檢查申請單的相關項目和技術參數,並簽名。

6.3 3.心臟——右前斜位(第1斜位)

(1)病人站立於立位攝影架前,胸壁右前方靠近攝影架面板。

(2)左手高舉抱頭,右肘彎曲內旋,右手背置於臀部。

(3)人體冠狀面與暗盒呈45°~55°角。

(4)暗盒上緣超出鎖骨5~6cm,左前及右後胸壁包括在暗盒內。

(5)使用濾線器。

(6)攝影距離爲150~180cm。

(7)中心線呈水平方向,經左側腋後線第7胸椎水平高度垂直射入暗盒。

(8)吞服醫用硫酸鋇劑。

(9)平靜呼吸狀態下,屏氣曝光。

(10)由攝影技師認真填寫檢查申請單的相關項目和技術參數,並簽名。

6.4 4.心臟——左前斜位(第2斜位)

(1)病人立於立位攝影架前,胸壁左前方靠近攝影架面板。

(2)人體冠狀面與攝影架面板呈65°~75°角。

(3)右手高舉抱頭,左肘彎曲內旋,左手背置於臀部。

(4)暗盒上緣達肩部上方。右前、左後胸壁包括在暗盒內。

(5)使用濾線器。

(6)攝影距離爲150~180cm。

(7)中心線呈水平方向,通過左側腋後線第7胸椎水平高度垂直射入暗盒。

(8)平靜呼吸狀態下,屏氣曝光。

(9)由攝影技師認真填寫檢查申請單的相關項目和技術參數,並簽名。

7 注意事項

心臟——後前正位和側位

1.使用高電壓攝影時,濾線柵比值不小於10∶1。

2.攝影前,訓練病人呼吸屏氣。

3.去除胸部一切可能產生僞影的衣、物。

4.後前正位心臟血管攝影體位順序應爲  左前斜位、右前斜位、側位、正位。

5.側位心臟血管攝影體位順序應爲  左前斜位、右前斜位、側位、正位。

6.右前斜位(第1斜位)須掌握好醫用硫酸鋇劑的黏稠度及吞服的時機。心臟血管攝影體位順序應爲:左前斜位、右前斜位、側位、正位。

7.左前斜位(第2斜位)心臟血管攝影體位順序應爲  左前斜位、右前斜位、側位、正位。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