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能動性

心理學與精神病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xīn lǐ néng dòng xìng

2 英文參考

mental activism

3 註解

心理能動性是人的心理固有的特性。人的心理是通過人的實踐而產生的能動反映。心理的能動性首先表現在人們通過實踐,把對客觀現實外部特性或外部聯繫的反映,經過抽象與概括,而揭示其本質與規律,瞭解事物對人的意義與作用,並以此爲依據提出指導自己行動的目的與計劃;其次,人們根據對事物的本質與規律的反映及行動的目的與計劃去指導自己改造客觀世界的行動,使主觀見之於客觀。

正是基於人的心理的能動性,才使人成爲自然界的主人。但是心理的能動性並非隨心所欲的“自由意志”,其基礎是人類的社會實踐。由於社會實踐經驗的積累,才能使人通過思維的抽象與概括深入反映事物的本質與規律;只有掌握了事物的本質與規律,才能使人的行動成爲自覺行動,進而產生巨大的能動作用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