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傳神祕藥肚子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xiān chuán shén mì yào dù zǐ

2 不居集》下集卷一

2.1 組成

豬肚1個(不見水,酒洗淨),白馬骨1根(粗大者,不見水洗,以布拭淨,木槌敲碎,裝入肚內令滿,密縫)。

2.2 功效

養胃清熱,補虛透骨祛風

2.3 主治

脾胃不足。

2.4 用法用量

半年者食半個即愈,1年者食1個,2-3年照數食之,倘半年喜食1個者,聽其所愛,不必執泥。

2.5 製備方法

以淡砂鍋盛之,酒3碗,水5碗,置大鍋內,隔水煮之,罐口用厚綿紙3層封固,於紙上置粒米1撮,米爛肚亦熟矣。令病人坐於傍,以聞其香氣,若病人慾思食,除肚內藥,以銅刀切碎,乘熱帶湯與食之,不喜食湯,聽其所好,或1-2次食完亦可。將白馬骨悄悄埋土內,勿令人知之,埋後病人即思睡,任其自然

2.6 附註

患人醒時要大便,解下如泥非泥,似血非血,穢惡異常,當以深坑埋之,勿令人感此惡毒。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