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马骨
根含皂苷。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白马骨或六月雪的全草。苞片1,斜方状椭圆形,先端针尖,长约2毫米,白色,膜质;萼5裂,裂片三角状锥尖,长2.5毫米,革质;"⒀《上海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消肿,祛风,化湿,又有强壮作用。(《浙江民间常用草药》)④治目赤肿痛:路边荆茎叶一、二两,煎服,渣再煎熏洗。
-
曲节草
苋科植物莲子草的全草·《中医大辞典》·曲节草:曲节草为中药名,出自《福建民间草药》,为《生草药性备要》记载的节节花之别名。功能主治:功在疏风解表,清热利湿,活血消肿。2.治痈肿,蛇伤。运用:白马骨根:煎服治肠风,脏毒,咳嗽痰中带血,尿血。六月雪全株含熊果酸及β-谷甾醇,又含皂苷、鞣质。
-
白马骨根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拼音名:B iMǎGǔGēn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白马骨或六月雪的根。①《宁乡县志》:根:煮鸡子,可治齿痛。③《江西民间草药》:治湿热黄疸,小儿疳积,肚大青筋,目中起翳,咳嗽痰中带血,妇人产后寒热,尿血,湿热脚气。水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间草药》)③治肠风,脏毒便血:路边荆根一至二两。
-
仙传神秘药肚子
《不居集》下集卷一:组成:雄猪肚1个(不见水,酒洗净),白马骨1根(粗大者,不见水洗,以布拭净,木槌敲碎,装入肚内令满,密缝)。功效:养胃清热,补虚透骨祛风。用法用量:半年者食半个即愈,1年者食1个,2-3年照数食之,倘半年喜食1个者,听其所爱,不必执泥。
-
六月雪
菊科植物华泽兰的根·《中医大辞典》·六月雪:六月雪为中药名,出自《陆川本草》,为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的广东土牛膝之别名。1.治白喉,急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感冒高热,麻疹热毒炽盛,肺炎,血淋。毒蛇咬伤,捣汁服,药渣敷伤口周围。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利湿,舒筋活络。
-
矩形叶鼠刺
《*辞典》:矩形叶鼠刺: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拼音名:JǔX nɡY ShǔC 别名:鸡骨柴、牛皮桐(《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老茶王、华鼠刺(江西《草药手册》)。具叶状苞片;功能主治:《浙江天目山药植志》:作为滋补药:矩形叶鼠刺根二至三两,加白马骨(茜草科六月雪)同煎,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
九金六马散
处方:铁马鞭、白马骨、地马梢、紫金藤、马蹄藤、金星草、金惊根、金银花、山红花根、马蹄金、紫金皮、金凉伞根、金脑香、山乌豆、鸡屎子、毛里金钗、水滚子根、穿山蜈蚣。功能主治:马面、马腿、马挪,痈疽肿疡,乳痈、胁痈,便毒,头风,风核。用法用量:水煎,入酒和服。
-
三升米
叶柄长1-1-2cm,被短柔毛;花簇生,单性,雌雄异株;性味:甘、苦、平归经:入心、脾二经功能主治:凉血清热,调经。临床应用:治妇女五心烦热,四肢乏力,或月经不调,经来腹痛:三升米一两,加金腰带(豆科小槐花)根、白马骨(茜草科六月雪)根、铁菱角(蓼科金线草)、寒扭(蔷薇科高梁泡)根各五至六钱。
-
水莲沙
《*辞典》:水莲沙:出处:《峨嵋药植》拼音名:ShuǐLi nShā别名:栒刺木、岩楞子(《中国树木分类学》),高山带子白马骨(《浙江天目山药植志》)。②《浙江天日山药植志》:治妇女痛经、白带,根或全草一斤,切细,水四斤煮沸,取已煮熟的鸭蛋七至八个,敲裂蛋壳,投入药汁中,文火炖至五、六小时,数次分食。
-
退创散
《准绳 疡医》卷五:方名:退创散组成:地马梢根、白马骨、铁马鞭、头形花根、鸡屎子、诈死子、马蹄金、山茄根、狗骨根、对节金惊根。主治:马(疒其),满身疮,人转动不便。用法用量:上水煎,入酒和服。
-
全毛悬钩子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拼音名:Qu nM oXu nGōuZi别名:红毛猫耳扭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全毛悬钩子的全草。单叶互生,纸质,卵形或宽卵形,长4.5~苞片似托叶;功能主治:治妇女产后受风,月经不调,四肢酸麻:全毛悬钩子一至二两,加紫青藤(鼠李科牯岭勾儿茶)一至二两,白马骨(茜草科六月雪)、丹参各一两。
-
蠲骶散
处方:溪枫根、白田柯、赤牛膝、白马骨、拨雪根、马蹄金、金脑香、马蹄藤、马蹄香、地马梢(根)、穿山蜈蚣。功能主治:杀着马(疒其)。摘录:《准绳·疡医》卷五《准绳 疡医》卷五:方名:蠲骶散组成:溪枫根、白田柯、赤牛膝、白马骨、拨雪根、马蹄金、金脑香、马蹄藤、马蹄香、地马梢(根)、穿山蜈蚣。
-
轻脚散
《准绳 疡医》卷五:方名:轻脚散组成:天灯心、紫背草、赤牛膝、钩藤根、山苏木、酒坛根、白马骨、马蹄金、铁马鞭、穿山蜈蚣。主治:锁脚马(疒其)。用法用量:酒、水各半煎服。
-
散血消核汤
《准绳 疡医》卷五:方名:散血消核汤组成:紫金皮、大蓟根、山苏木、溪枫根、山乌豆、鸡屎子、赤牛膝、马蹄金、马蹄藤、铁马鞭、白马骨、马蹄香、穿山蜈蚣。主治:马(疒其)。用法用量:水煎,入酒和服。
-
嗍骨散
《准绳 疡医》卷五:方名:嗍骨散组成:马蹄金、马蹄藤、白马骨、紫金皮、钩藤钩、铁马鞭、酒坛根、马蹄香、天灯心、山苏木、赤牛膝、地茄根、紫金藤、李子根、臭木待根、乌苞子根、穿山蜈蚣。主治:嗍骨马(疒其)。用法用量:水、酒各半煎服。
-
白马骨属
中文名白马骨属拼音名baimagushu拉丁名Serissa中国植物志71(2):159属下物种白马骨、六月雪
-
蠲脊散
处方:紫金皮、天灯心、酒坛根、马蹄香、马蹄金、紫背草、狗骨根、地前根、山苏木、白马骨、铁马鞭、臭木待根。用法用量:上用生地黄酒。水各半煎服。摘录:《准绳·疡医》卷五《准绳 疡医》卷五:方名:蠲脊散组成:紫金皮、天灯心、酒坛根、马蹄香、马蹄金、紫背草、狗骨根、地前根、山苏木、白马骨、铁马鞭、臭木待根。
-
灵草洗药方
处方:白茅嘴根、紫背乌柏根、三白草、索草根、白毛桃、水杨柳根、毛狗脊、穿山蜈蚣、班(木尚)根、乌枹根、乳枹根、青木香、赤葛根、铁菱角、白马骨、老茶、臭桐叶、三角枫、隔山叫、回封草、乌茶。功能主治:久新痈疽,发背疖毒。用法用量:煎水熏洗,后用敷药。摘录:《外科百效》卷上
-
寒莓根
《*辞典》:寒莓根:出处:《闽南民间草药》拼音名:H nM iGēn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寒莓的根。治胃痛吐酸,黄疸肝炎,吐泻,白带,痔疮。①江西《草药手册》:活血凉血,清热解毒。治黄疸型肝炎,月经不调,产后发热,小儿高烧,痔疮肛漏。(《闽南民间草药》)②治黄疸:寒莓根、虎刺、阔叶十大功劳、白马骨各三至五钱。
-
金钱木根
《*辞典》:金钱木根: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拼音名:JīnQi nM Gēn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铜钱树的根。单叶互生,椭圆状卵形至广卵形,长4~果期10月。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间。化学成份:树皮含鞣质。金钱木根五至六钱,加仙鹤草,白马骨、紫青藤(牯岭勾儿茶)各三至四钱。水煎,冲黄酒、红糖,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
山胡椒叶
别名:见风消、铁箍散、洗手叶来源:樟科植物牛筋树Linderaglauca(Sieb.etzucc.)Bl.的叶。捣烂或研末敷。"③《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祛风。(《江西草药》)②治感冒头痛发热:山胡椒嫩枝桠一两,白马骨八钱。(江西《草药手册》)③治恶疮肿毒:山胡椒叶、芙蓉花叶、马甲子叶。
-
细叶马料梢
《*辞典》:细叶马料梢:出处: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拼音名:X Y MǎLi oShāo别名:高脚硬梗太阳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马料梢、鹁鸪梢、小号布纱(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白盲荚、千年勿大树、细叶野花生(《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无瓣花在枝条下部腋生;小苞片披针形,有毛;水煎冲糖服。
-
续骨散
《准绳 疡医》卷五:方名:续骨散组成:天灯心、紫背草、赤牛膝、山苏木、钓钩藤、马蹄香、马蹄金、紫金皮、天花粉、白马骨、铁马鞭、臭水待根、酒坛子根。主治:接骨马(疒其)。用法用量:上药酒水各半煎服。
-
夏蜡梅
《*辞典》:夏蜡梅: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拼音名:Xi L M i别名:牡丹木、大叶柴来源:为蜡梅科植物夏蜡梅的花和根。生境分布:适宜较阴湿而带腐殖质的土壤。附方:治胃气痛:夏蜡梅花或根四钱,白马骨(茜草科六月雪)、竖漆柴(金缕梅科檵木)根各三至四钱,寒扭(蔷薇科高梁泡)根四至五钱,仙鹤草二至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