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粗大
粗大脉象名。指脉体宽大,搏动有力。是阳热邪盛之象。《素问·脉要精微论》:“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
-
平滑肌错构瘤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平滑肌错构瘤常为平滑肌增生与Becker痣伴发。该病好发于腰背部,表现为褐色斑片和触痛,没有突出的结节和肿块,病理上平滑肌增生不显著,加之腰、背部真皮胶原层较厚,胶原束粗大,易被误诊硬皮病。有些患者斑片上色素增加、多毛,如有此种表现,则可能伴有Becker痣。
-
颈肿
颈肿证名。《杂病源流犀烛·颈项病源流》:“有颈项肿痛,寒热头眩者,是气毒,宜加味藿香散;有颈项结核坚肿,色红渐热者,是热毒,宜连翘消毒饮。”颈前粗大,食欲增进,心烦心悸,夜睡不安,呼吸困难,性情急躁忧郁,为肝火肝气交郁,用达郁汤法加夏枯草、青黛、丹皮、海藻(见《中医临床备要·颈粗》)。
-
微小内蜒阿米巴
微小内蜒阿米巴(EndolimaxnanaWenyonO’Connor,1917)为寄生于人、猿、猴、猪等动物肠腔的小型阿米巴。12mm,核型特别,有一粗大明显核仁,无核周染色质粒。该虫体积比哈门氏内阿米巴小,且含粗大核仁。胞核与布氏嗜碘阿米巴相似,但包囊较小。本虫呈世界性分布,但少于结肠内阿米巴,我国的平均感染率为1.58%(1992)。
-
硬飘拂草
出处:《贵州草药》拼音名:Y nɡPiāoF Cǎo别名:毛蜂子、茅草箭、透骨风来源:为莎草科植物硬飘拂草的根。根状茎粗短,本质,横生。聚伞花序复出,小穗单生于辐射枝的顶端,卵形或椭圆形,顶端钝或急尖;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草地、荒地或林下。功能主治:滋阴润燥,补虚益损。治虚弱头晕,痨伤盗汗,久咳。
-
腓骨肌萎缩
通常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为隐性遗传。治疗措施:无特效方法,对足下垂可使用支架,使病人保持步行能力。神经活检显示部分脱髓鞘,Schwann细胞增殖。远端肌萎缩无力,袜套样感觉障碍,腱反射抑制与脱髓型类似,但症状轻,无神经粗大。鉴别诊断:腰骶椎神经根病或肿瘤可有肌萎缩、感觉及反射异常,需与本病鉴别。
-
马来蒲桃
拼音名:MǎLáiPúTáo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马六甲蒲桃的叶或树皮。聚伞花序生于无叶的老枝上,花4-9朵簇生,总梗极短;花梗长5-8mm,粗大,有棱;雄蕊长1-1.3cm,完全分离;果实卵圆形或壶形,长约4cm,种子1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栽培或驯化为半野生。原产马来群岛。性味:味苦;性凉功能主治:泻火解毒。
-
唇系带附着异常
出生时唇系带附着于牙槽嵴顶,唇系带中的纤维组织伸入腭侧龈乳突,随着乳牙萌出牙槽突的生长,唇系带附着的位置逐渐上移,到恒切牙替换后唇系带一般距龈缘约4-5mm。异常的唇系带为粗大的、无弹力的纤维带,位于上中切牙之间与腭乳头相连。原因多系遗传因素或先天发育异常所致。
-
鍉针
古代九针之一。针身大而尖圆。是一种针体粗大,尖如黍粟,圆而微尖的针具。临床用于按压经穴,导气和血,不刺入皮肤。见《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三曰鍉针,长三寸半…《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鍉针,取法于黍粟之锐,长三寸半,主按脉取气,令邪出。”
-
大筋
大筋为人体结构名,指较粗大的肌腱或韧带。《素问·气府论》:“项中大筋两傍各一”。《素问·生气通天论》:“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
-
慢性链球菌性溃疡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慢性链球菌性溃疡常为虫咬或外伤的一种合并症,多发生于下腿,但亦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症状体征:溃疡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高起呈潜行性,基底有粗大的肉芽颗粒,覆以稀薄脓性分泌物,对一般局部用药不易奏效。病程极端慢性,可持续数月。疾病病因:虫咬或外伤导致B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
黄河裸裂尻鱼
原形态:黄河裸裂尻鱼,体延长,稍侧扁。背鳍短,有3根不分枝鳍条和8根分枝鳍条,最后1根不分枝鳍条为粗大硬刺。尾鳍叉形。体腔黄褐色或黑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在缓流或静水中。于深水区越冬。以着生藻类和植物腐屑等为食。性味:苦;寒归经:肺;大肠经功能主治:和血;主月经不调;消化不良;摘录:《中华本草》
-
罗盖叶
拼音名:LuóGài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淡黄荚蒾的叶。叶卵形、宽椭圆形至长圆形,长6-12cm,宽2.5-6cm,先端短渐尖,基部视察而多少下延,边缘除基部外有粗大钝锯齿,侧脉5-6对,连同中脉在下面凸起。雄蕊5,稍高出于花冠。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1000m的山谷林中、溺爱旁或灌丛中。功能主治:活血;
-
湖北钉螺
湖北钉螺(Oncomelaniahupensis)是日本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圆口螺科、钉螺属,为雌雄异体、卵生、水陆两栖的淡水螺,在我国通常简称为钉螺。表B.1钉螺与相似螺类的鉴别要点鉴别要点钉螺方格短沟蜷真管螺细钻螺拟钉螺螺旋数(个)5~8长度(mm)5~
-
山羊
山羊属哺乳纳,偶蹄目,牛科,是饲养的家畜。由于山羊性情温顺,不咬人、踢人,适应性较强,饲养方便,颈静脉表浅粗大,采血容易,因此医学上的血清学诊断、检验室的血液培养基等都大量使用山羊血。山羊还适用于营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泌乳生理学研究,也可用于放射生物学研究和进行实验外科手术、制作肺水肿模型等。
-
肩胛骨
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又名肩髆、锨板子骨、琵琶骨。解剖学同名骨。为三角形扁骨。肩胛骨位于胸廓后面的上方,是肩带组成骨。肩胛骨平第2至第7助之间,前面凹陷,后面有横行高起的骨嵴称肩胛岗,肩胛岗外侧端扁平突出,叫肩峰。肩胛骨外侧角粗大,有卵圆形的关节面,称关节盂,与上臂的肱骨构成肩关节。
-
布氏嗜碘阿米巴
布氏嗜碘阿米巴(IodamoebabutschliiVonProwazek,1912),以包囊期具有特殊的糖原泡而得名。该虫寄生于结肠,虫体稍大于微小内蜒阿米巴,滋养体直径为8~20mm,有大而明显的核仁,与核膜间绕有一层几乎无色的颗粒,这一结构是鉴别的主要特征之一,无核周染色质粒,胞质内含粗大的颗粒和空泡。
-
化痰生津噙化丸
处方:五倍子(拣粗大者)。制法:安大钵头内,用煮糯米粥汤浸,盖好,安静处,7日后常看,待发芽金黄色,又出黑毛,然后将箸试之,若透,内无硬,即收入粗瓦钵中擂如酱,连钵日中晒,至上皮干了,又擂匀,又晒;晒至可丸,方丸如弹子大,晒干收用。功能主治:生津化痰。注意:不治阴虚痰火。
-
大叶桉果
拼音名:DàYèān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大叶桉的果实。成熟叶互生,叶片厚革质,卵状披针形,两侧不等,长8-17cm,宽3-7cm,两面均有腺点;伞形花序粗大,有花4-8朵,总梗压扁;雄蕊多数,长1-1.2cm,花药椭圆形,纵裂;子房与萼管合生。花期4-9月。性味:味苦;小毒功能主治:截疟。摘录:《中华本草》
-
痢止蒿
《*辞典》:痢止蒿: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拼音名:L ZhǐHāo别名:止痢蒿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痢止蒿的全草。单叶对生;花冠唇形,紫蓝色,上唇小,先端微凹,下唇延伸,3裂。小坚果倒卵状三棱形。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丛及田边阴湿处。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痢,驱虫。治痢疾,乳腺炎,蛔虫症。
-
绿笋片
《*辞典》:绿笋片: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LǜSǔnPi n别名:绿笋干(《竹谱详录》),玉版笋(《纲目》),草鞋底、蝴蝶尖(《纲目拾遗》)。小穗单生,稀丛生,卵状披针形或广披针形,长2~3枚:花药黄白色;子房卵形,花柱极短,上部分裂为2~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治实喘,消痰。
-
山道年蒿
来源:为菊科植物山道年蒿的花序和叶。采得的花蕾,需立即利用火炕、烤烟房、干燥室等烘干,或摊开放通风处迅速阴干,不可日晒或堆放。头状花序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苞片中央部分黄绿色至棕绿色,有棱线,边缘带白色。生境分布:生于砂质土壤。用法用量:现多制为驱蛔糖浆、驱蛔片等成药,可按照规定剂量服用。
-
山里红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拼音名:ShānLǐH nɡ别名:野山查(《西藏常用中草药》),扎巴兴罗玛涅买(藏名)。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川梨的果实。10月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叶互生或丛生于短枝。卵形或长卵形,长4~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田野、村庄附近等向阳处。治肉食积滞,消化不良,泄泻,痛经,产后瘀血作痛,高血压。
-
双翎草
《*辞典》:双翎草: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拼音名:ShuānɡL nɡCǎo别名:老妈妈棵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鸡骨柴的根。3.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缘上半部有锯齿,下半部全缘,两面多少被稀疏的柔毛,下面叶脉被长柔毛;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或阳光充足的溪边、路旁、村边。功能主治:温经通络,祛风除湿。
-
鱼狗
《*辞典》:鱼狗: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Y Gǒu别名:鸿、天狗(《尔雅》),水狗(《尔雅》郭璞注),鱼虎、鱼师(《禽经》),翠鸟(《本草拾遗》),翠碧(《埤雅》),翠碧鸟(《纲目》),鱼翠(《纲目拾遗》),钩鱼郎、金鸟仔、翠雀儿(《中国动物图谱 鸟类》)。性味:《本草拾遗》:咸,平,无毒。
-
云木香
别名:广木香、木香来源:为菊科云木香属植物云木香AucklandialappaDecne.[SaussurealappaClarke]的根。4块,晒干。原形态:多年生大草本,高达1米左右。主根粗壮,圆柱形,稍木质,外皮褐色,有稀疏侧根。性味:辛、苦,温。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温中和胃。用于胸腹胀痛,呕吐,泄泻,痢疾里急后重。
-
舌下络脉
舌下络脉是指舌底部舌系带两侧所分布的血脉。其中除两侧各有一根比较粗大表浅的大脉外,其他较小的位于黏膜下,隐隐可见。舌下络脉增大、变粗增长或隆起一些紫黑瘀点,称为舌脉粗胀。主要由气滞血瘀引起,常见于心血瘀阻、肝郁血滞、痰热内阻、寒凝血瘀等。
-
经胸食管下段和胃底曲张静脉缝扎术
经胸食管下段和胃底曲张静脉缝扎术sugiura用直接造影的方法证实,食管的引流静脉由左肺下静脉处开始,最低达胃底部。6.缝合食管胃底,闭合腹腔将食管下段和胃底切口分两层间断缝合,修复纵隔胸膜,缝合膈肌胸壁和腹壁切口,在第9肋间置胸腔引流管[图1]。术中注意事项及术后处理同胃底静脉缝扎术。
-
穹窿
穹窿qiónglóng1、[sky]∶指天2、[vault;4、穹窿是下丘脑最粗大的传人纤维束,并属于大脑半球髓质内连接两半球皮质的连合系纤维。穹窿起于海马,发出纤维弓形向上,贴在胼胝体的下面前行,并互相靠近,其中气,部分纤维越至对侧,称为穹窿连合。过了连合,仍以两束纤维并行向前向下,深入丘脑,止于乳头体核。
-
小眦赤脉传睛
小眦赤脉传睛为病名,出自《银海精微》。外眼角络脉红赤向黑睛侵袭的病证。古人认为小眦部属心,赤脉传睛之发多因心之虚火,或三焦壅热所致。证见外眦部白睛赤脉增多,并渐渐横过白睛向黑睛侵扰,多有痒痛时作时止。治法:一般丝脉红赤粗大,痒涩刺痛,眵干泪热属实证。宜清心泻火,可选用泻心汤加减;
-
息粗
息粗证名。指呼吸时声音粗大。因肺热炽盛或痰气水饮阻遏气道所致。《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故病寒则气衰而息微,病热则气甚而息粗。……热则息数,气粗而为喘也。”参见痰喘、水喘、火喘、齁喘等条。
-
虎鲨
口平横,上、下唇褶发达。上、下颌牙同型,每颌前、后牙异型,前部牙细尖,3~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各热带与温带海区。虎鲨类早在古生代石炭纪就有化石记录,中生代最为繁盛,到新生代渐衰落。体黄色并具黑色横纹,是避免敌害的警戒色。虎鲨每次产卵2枚,卵具螺旋瓣的圆锥形角质囊,卵囊末端曳有长丝,借以固着于附着物上。
-
噬人鲨
噬人鲨是鼠鲨目鼠鲨科噬人鲨属的1种。纺锤形,躯干粗大。背鳍2个,无硬棘:第一背鳍大,起点对着胸鳍里缘中部;尾椎轴上翘,尾鳍短宽,叉形。吻中长,钝尖。瞳孔竖直,无瞬膜。胸鳍、背鳍和尾鳍后部暗色。大者长达12米,普通者长6~捕食各种大型动物。广泛分布于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区,在大洋洲海域最为常见。
-
灰六鳃鲨
灰六鳃鲨是六鳃鲨目六鳃鲨科六鳃鲨属的唯一种。体长,前部较粗大。背鳍1个,中大,起点对着腹鳍基部后端;尾鳍颇长,尾椎轴低平;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可达650毫米。体长达2米时性成熟。行动缓慢,栖息底层。
-
锯鳐
尾粗大,尾鳍发达;化石见于上白垩纪至近代。锯鳐行动滞缓,常潜伏泥沙上,用吻锯掘土觅食,偶尔也上升至水面,露出背鳍。卵胎生,胎儿具大型卵黄囊,吻锯柔软,吻齿包于皮膜中。尖齿锯鳐为东海和南海次要经济鱼类、在中国产量不大。肉质鲜美,鳍可制鱼翅,皮可制革和刀鞘,肝可制鱼肝油。小齿锯鳐,第一背鳍起点前于腹鳍起点;
-
药水苏属
中文名药水苏属拼音名yaoshuisushu拉丁名Betonica中国植物志66:1描述BetonicaL.药水苏属,唇形科,约15种,分布于温带欧洲至近东,其中药水苏B.officinalisL.我国各地偶见栽培。花冠筒圆柱形,与花萼等长或常常十分伸出于花萼,内无毛环,直伸或略下弯,喉部稀增大,冠檐二唇形,上唇内凹,全缘或微缺,下唇张开,3裂;
-
硬皮豆属
中文名硬皮豆属拼音名yingpidoushu拉丁名Macrotyloma中国植物志41:277描述Macrotyloma(WightetArn.)Verdc.硬皮豆属,蝶形花科,约25种,分布于非洲和亚洲,我国台湾省南部有硬皮豆M.uniflorum(Lam.花冠伸出萼外,黄色,稀为红色,旗瓣圆形或椭圆形,基部有2耳及2枚线形、伸长的附属体,翼瓣狭,龙骨瓣不旋卷;
-
莲属
中文名莲属拼音名lianshu拉丁名Nelumbo中国植物志27:3描述NelumboAdans.莲属,睡莲科,2种,一种产亚洲、大洋洲,另一种产美洲,我国栽培的有莲N.nuciferaGaertn.1种,除花供观赏外,地下茎(莲藕)、种子和嫩叶均供食用及入药。心皮多数(9-17或更多),埋藏于一大而平顶、蜂窝状、海绵质的花托内,每一心皮顶有一孔;
-
独花兰属
中文名独花兰属拼音名duhualanshu拉丁名Changnienia中国植物志18:171描述ChangnieniaChien独花兰属,兰科,仅独花兰C.amoenaChien1种,产我国江苏、浙江、湖南和四川东部。假鳞茎具2-3节,顶端生1叶及花葶;唇瓣3裂,唇盘上具5枚纵褶片,基部有粗大、角状的距;花粉块4,成2对,蜡质,粘着于方形粘盘上。属下物种独花兰
-
咖啡属
中文名咖啡属拼音名kafeishu拉丁名Coffea中国植物志71(2):20描述CoffeaL.咖啡属,茜草科,40种,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非洲尤盛。咖啡是重要热带作物,它和茶、可可同为世界上三大饮料之一,尤其是在欧美各国,饮用咖啡十分普遍,具有兴奋、助消化的功能。雄蕊着生于冠喉部或之下,花丝短或无,花药近基部背着;
-
欧防风属
中文名欧防风属拼音名oufangfengshu拉丁名Pastinaca中国植物志55(3):179描述PastinacaL.欧防风属,伞形科,约14种,产欧、亚两洲,其中欧防风P.sativaL.1种,我国有引种。果圆卵形至倒卵形,背部极扁,光滑,背棱和中棱细线状,侧棱有翅,每棱槽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4,其长度和分生果的的长度相等。属下物种欧防风
-
胀果芹属
中文名胀果芹属拼音名zhangguoqinshu拉丁名Phlojodicarpus中国植物志55(3):120描述PhlojodicarpusTurcz.exLedeb.胀果芹属,伞形科,2种,分布于苏联西伯利亚至我国东北和西北部,其中胀果芹P.sibiricus(Steph.)K.萼齿披针形;果长圆形,背部扁压,果棱粗大突起,侧棱翼状,果皮肥厚,近木质化,棱槽内油管1,合生面2。
-
绿鳍马面豚
概述绿鳍马面豚体长椭圆形,侧扁。第一背鳍的第1鳍棘很粗大,约为头长的1.3~胸鳍侧位,小刀状。左右腹鳍退化,只剩下一个短棘不能活动。尾柄细,尾鳍后缘截形、除吻前缘外,头、体全部被小鳞,并有细短绒状小刺,小刺大部排成横纹状。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南海产量较多,主要渔场在北部湾和海南岛以东的陆架区。
-
阴虱检查法
名称:阴虱检查法适应证:阴虱检查法适用于阴虱病。禁忌证:无特殊禁忌。方法:1.用细密的篦子将阴毛上的阴虱梳下,或用小镊子直接取下阴虱,或用眼科剪剪下黏附有阴虱或阴虱卵的阴毛。2.将上述标本置于载玻片上,加一滴10%KOH,在酒精灯上微加热后,于显微镜下检查,寻找阴虱或阴虱卵。
-
巨针疗法
巨针疗法是指用巨针刺激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临床操作时,以左手持针身下部,右手持针柄或针身中段,快速刺入,待有较强感应时,即可出针,亦可据情留针10~因本法所用针具粗大,刺激较强,应对患者作好说服解释工作,取穴宜少,出针宜缓,防止出血和刺伤内脏,并应严密消毒,以防感染。
-
舌脉粗胀
舌脉粗胀指舌下络脉增大,变粗或隆起一些紫黑瘀点的表现。舌下络脉是指舌底部舌系带两侧所分布的血脉。其中除两侧各有一根比较粗大表浅的大脉外,其他较小的位于黏膜下,隐隐可见。主要由气滞血瘀引起,常见于心血瘀阻、肝郁血滞、痰热内阻、寒凝血瘀等。
-
血脐
血脐为病证名,即儿脐出血。出自《本草纲目》。儿脐血出指断脐后,脐部有血渗出,经久不止。其原因为患儿脐带粗大,干缩后,所缚的结松脱而出血;或因胎热内盛,迫血妄行而致。血脐大多在出生后第一星期,脐带脱落的前后发现。如出血无其他症状者,重新结扎脐带;胎热内盛者,宜凉血止血,用十灰散。
-
脓漏眼·气血两燔证
定义:脓漏眼·气血两燔证(gonococcalconjunctivitiswithpatternofflamingofqi-blood)是指气血两燔,以白睛赤脉深红粗大,眵多成脓,常不断从睑内溢出,可有眼睑及白睛浮肿,黑睛溃烂,甚则穿孔,兼见头痛身热,口渴咽痛,小便短赤剧痛,便秘,舌绛,苔黄,脉数为常见症的脓漏眼证候。又称淋菌性结膜炎。
-
金疳·肺经燥热证
定义:金疳·肺经燥热证(metalganwithpatternofdryness-heatinlungchannel)是指肺经燥热,以自觉涩痛畏光,泪热眵结,白睛上泡样颗粒隆起,其周赤脉粗大,全身伴有口渴鼻干,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为常见症的金疳证候。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金疡(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金疳类似西医的泡性结膜炎。
-
广林
IodizedOil药物名称:广林英文名:IodizedOil适应症:主要用于支气管以及子宫、输卵管、娄管等的造影检查,亦用于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注意事项:1.碘化油注射液较粘稠,注射时需选用较粗大的针头。3.甲状腺功能亢进、老年结节型甲状腺肿、甲状腺瘤(癌)病人及有发热、过敏体质或有心、肝、肺疾患者,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