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 利水滲溼 涼血解毒 中藥材 祛風發汗 中醫學
tián píng
田萍爲中藥名,出自《中藥志》,爲《新修本草》記載的浮萍之別名[1]。
水萍、田萍[2]。
浮萍科植物紫背浮萍Spirodela polyrrhizaSchleid.或青萍Lemna minor L.的全草[2]。全國各地均有分佈[2]。
辛,寒[2]。入肺、膀胱經[2]。
發汗,祛風,行水,涼血解毒[2]。
1.治感冒發熱無汗,麻疹透發不暢,蕁麻疹,皮膚瘙癢,風水浮腫,小便不利,口舌生瘡[2]。煎服:3~6g;亦可煎湯燻洗[2]。
2.治鼻衄,研末吹鼻;丹毒,搗汁塗;腫毒初起,搗爛敷[2]。
紫背浮萍主含葒草素,牡荊素,大波斯菊苷,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等[2]。還含1-阿魏酰葡萄糖、葉黃素、新黃質、亮氨酸等[2]。另含鞣質,類脂化合物以及醋酸鉀、氯化鉀、碘、溴等[2]。青萍含多量維生素B1、B2、C,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8-羥基木犀草素-8-β-葡萄糖苷;另含多糖、碘、溴及鞣質等[2]。
紫萍有利尿作用,可能與其中所含的鉀鹽有關[2]。青萍水浸膏對奎寧引起衰竭的蛙心有強心作用,劑量過大則抑制心臟[2]。浮萍還有解熱、抗感染作用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