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辭典》:桫拉木
2.1 出處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2.2 拼音名
Suō Lā Mù
2.3 來源
2.4 原形態
攀援灌木,長可達4米。根皮金黃色,斷面常有五圈環紋。樹皮灰黑色;分枝多,小枝有梭。葉對生,革質,橢圓形、長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長5~11釐米,寬2~5釐米,先端鈍或短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淺鈍齒,兩面有光澤。花小,淡黃色,3~6朵聚生於葉腋內的瘤狀凸起體上;萼片5,極小,正三角形;花瓣5,闊卵形,廣展或外彎;雄蕊3,花絲短,扁平,藥室分歧,花盤杯狀,包圍着子房;花柱短,圓錐形。果球形,徑約1釐米,成熟時紅色,具短柄和宿存的花萼,有種子1顆。花期12月至翌年1月。
2.5 生境分佈
生於山坡。丘陵的灌木叢中。分佈廣東、廣西等地。
2.6 化學成份
根皮含芒果甙、衛矛醇、兒茶鞣酸、橡膠等。另謂五層龍含無羈萜烯-1-酮-3、無羈萜烷二酮-1,3-醇-7和無羈萜烷二酮-1,3-醛-24。
2.7 藥理作用
衛矛醇即半乳糖醇,與甘露醇、山梨醇同爲異構體,在人體內很少(21%)被代謝,不能緩解胰島素休克,也不引起糖尿,在大鼠可作肝糖元之前驅物。
2.8 性味
澀,溫。
2.9 功能主治
2.10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或浸酒。(性味以下出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2.11 摘錄
《*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