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涼血 中藥材 解毒 中醫學 利水通淋 中藥學
shuǐ wèng cài
水蕹菜爲中藥名,出自《福建中草藥》,爲《福建中草藥》記載的空心莧之別名[1]。
空心蕹藤菜、水蕹菜、過塘蛇、假蕹菜[2]。
莧科植物空心蓮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Griseb.的全草[2]。分佈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西等地[2]。
苦、甘,寒[2]。
清熱涼血,利尿,解毒[2]。
1.治感冒發熱,麻疹,乙型腦炎及流行性出血熱初期,肺結核咳血,黃疽,痄腮,淋濁[2]。內服:煎湯,30~60g(鮮草60~120g);或製成流浸膏[2]。
2.治帶狀皰疹,溼疹[2]。鮮品加洗米水搗汁外塗;疔癤,鮮品搗爛用蜂蜜調敷;蛇咬傷,鮮品搗汁內服並用渣外敷傷口周圍;出血性結膜炎,製成眼藥水點眼[2]。
本品含6-甲氧基木犀草素-7α-L-鼠李糖苷[2]。還含喜旱蓮子革酸、齊墩果酸、α-菠菜甾醇、蓮子草素等[2]。
體外試驗有抗亞洲甲型流感病毒70-5株、乙腦病毒、狂犬病毒的作用[2]。初步臨牀試驗,對甲3型流感病毒患者亦有效[2]。本品還有一定保肝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