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sān jiāo zhī yuán
三焦之原:1.“腎間動氣”;2.指三焦之原穴。
三焦之原指“腎間動氣”,腎間動氣爲兩腎之間所藏的元陽之氣,三焦相火由元陽之氣所化生,故稱腎間動氣爲三焦之原[1]。見《難經·八難》。
三焦之原指三焦之原穴[1]。《黃帝內經靈樞·九針十二原》:“三焦者,上合手少陽,……過於陽池,陽池在腕上陷者之中也,爲原。”
原穴爲經穴分類名。原,即本原,原氣的意思。臟腑原氣經過和留止的穴位稱爲原穴。原氣與三焦有密切關係,三焦是原氣的別使,導源於腎間動氣,通達全身,對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有着密切關係。臟腑病變,往往反應於十二原穴,刺激原穴對治療臟腑病變又有着重要意義[2]。《黃帝內經靈樞·九針十二原》篇說:“五臟有疾也,應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應,而知五臟之害矣。”“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臟六腑之有疾也。”十二經各有原穴一個,見下表:
原穴表[2]
臟腑
肺
大腸
胃
脾
心
小腸
膀胱
腎
心包
焦
膽
肝
原穴
太淵
合谷
衝陽
太白
神門
腕骨
京骨
太溪
大陵
陽池
丘墟
太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