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極

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ròu jí

2 英文參考

flech exhaustio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肉極爲病證名[1]。指肌肉痿弱困怠的疾患[1]。《備急千金要方·脾臟》:“凡肉極者,主脾也,脾應肉,肉與脾合,若脾病則肉變色。又曰,至陰遇病爲肌痹肌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脾。”症見身上如鼠走,多汗四肢急痛,或軟弱,脣口壞,皮色變[1]。宜用薏苡仁散石楠散、參苓元等方[1]。其偏虛寒者,症見體重怠惰,四肢不欲舉,不嗜飲食,動則關節痛,右脅下痛肩背不可轉動[1]。宜用大黃芪湯茯苓散等方[1]

參見六極肌極

六極爲病證名[2]。出《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後病脈證》。指六種虛損重症[2]。1.指氣極血極、筋極、肌極骨極精極六種病證(見《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2]。2.指氣極脈極、筋極、肉極骨極精極六種病證(見《備急千金要方》)[2]。3.指氣極肺極、髒極、筋極、骨極肉極六種病證(見《奇效良方·癆瘵門》)[2]

肌極爲病證名[3]。又稱肉極[3]。《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肌極,令人羸瘦無潤澤,飲食不生肌膚。”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1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67.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80.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