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林翠雀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qí lín cuì què

2 全國中草藥彙編》:奇林翠雀

2.1 拼音名

Qí Lín Cuì Què

2.2 別名

奇林飛燕草、德木薩[藏名]

2.3 來源

毛茛科奇林翠雀Delphinium candelabrum Ostenf. var. mananthum (Hand.-Mazz.)W. T. Wang,以全草入藥。

2.4 生境分佈

青海、甘肅。

2.5 性味

苦,溫。

2.6 功能主治

溫中,止瀉。主治胃腸冷痛泄瀉

2.7 用法用量

3~5分。

2.8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3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奇林翠雀

3.1 出處

出自《陝甘寧青中草藥選》。

3.2 拼音名

Qí Lín Cuì Què

3.3 英文名

Herb of Oneflower Larkspur

3.4 來源

藥材基源:爲毛茛科植物奇林翠雀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elphinium candelabrum Ostenf. Var.monanthum (Hand.-Mazz.) W. T. Wang[D.monanthum Hand.-Mazz.]

採收和儲藏:夏季採收,洗去泥沙,除去根上殘莖、枯皮,晾乾。

3.5 形態

單花翠雀花,多年生草本。莖直立或斜升,長6-20cm,下部無毛,上部有短柔毛。葉數枚;葉柄長2-3.5cm;葉片腎狀五角形,長0.8-1.4cm,寬1.3-2.6cm,3全裂,中央全裂片寬菱形,側全裂片近扇形,一至二回細裂,小裂片卵形,彼此多相互鄰接,兩面疏被短柔毛或無毛。花單生莖頂或分枝頂端;小苞片,生花梗近中部,3裂;花兩性,兩側對稱;萼片5,寬橢圓形,長1.8-3cm,藍紫色,外面被黃色短柔毛,距長2-3cm,下部稍向下彎曲;花瓣2,暗褐色,疏被短毛或無毛,先端全緣;退化雄蕊紫色,有時下部黑褐色,瓣片近圓形,2淺裂,腹面有黃色髯毛;雄蕊多數,無毛;心皮3,被毛。花期8月,果期9月。

3.6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4100-5000m的多石礫山坡地。

資源分佈分佈於甘肅、青海、四川、西藏。

3.7 性狀

性狀鑑別 根長圓柱形,長2-7cm,直徑1-3mm;表面深棕色,有明顯的橫紋折斷面黃色。莖表面棕黃色,具棱,斷面中空。葉皺縮,黃綠色,溼潤展平後呈腎狀五角形,長0.8-1.4cm,寬0.7-2.3cm,3全裂,中央全裂片寬菱形,側全裂片近扇形,一至二回細裂,小裂片狹卵形;葉柄長。花單生枝頂,小苞片葉狀或橢圓形;花梗被短柔毛;萼片5,藍紫色,寬橢圓形,距圓筒狀鑽形,約與萼片等長;退化雄蕊2,花瓣狀,黑褐色,2裂,被黃色髯毛;子房被毛。蓇葖果長約1.8cm。種子倒圓錐狀四面體形。氣微,味苦。

3.8 炮製

洗去泥沙,除去根上殘莖,枯皮、曬乾

3.9 性味

辛;溫

3.10 歸經

胃經

3.11 功能主治

溫中;止瀉。主胃腸冷痛泄瀉

3.12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9-1.5g。

3.13 摘錄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用到中藥奇林翠雀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