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尖端-會陰牽引術

男性尿道手術 手術 後尿道損傷的手術治療 尿道損傷的手術治療 泌尿外科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qián liè xiàn jiān duān -huì yīn qiān yǐn shù

2 英文參考

prostatic apex-perineum traction

4 別名

前列腺尖端-會陰牽引術

5 分類

泌尿外科/男性尿道手術/尿道損傷的手術治療/後尿道損傷的手術治療

6 ICD編碼

58.4903

7 概述

後尿道損傷多併發於骨盆骨折傷,最常見於交通事故、房屋倒塌、礦井塌方等所致的骨盆擠壓傷。膜部尿道穿過尿生殖膈並被其固定,前列腺尿道藉助於恥骨前列腺韌帶固定於恥骨聯合後下方。當骨盆骨折骨盆前後徑增大,左右徑變小,或前後徑變小,左右徑增大時,恥骨前列腺韌帶受到猛然而劇烈的牽拉或本身被撕裂,或連同前列腺突然移位,致使前列腺尿道與膜部尿道交接處撕裂或斷裂(圖7.6.1.2.2-0-1),或因尿生殖膈撕裂並連同穿過其中的膜部尿道撕裂或斷裂。由骨盆骨折斷端直接刺傷後尿道較少見。

後尿道損傷後,尿外滲首先聚積於恥骨後間隙的蜂窩組織內,若進一步發展,前面可沿腹膜組織,後面可沿腹膜後間隙向上蔓延(圖7.6.1.2.2-0-2)。尿生殖膈完整時,尿外滲不能進入會陰淺袋內,若已破損,尿外滲亦可經尿生殖膈破損處進入會陰部。

後尿道損傷的傷情一般較球部尿道損傷嚴重,休克發生率高。休克的主要原因爲嚴重出血及廣泛損傷骨盆骨折後尿道損傷以及前列腺周圍靜脈叢撕裂及盆腔血管損傷等,均可導致大量的內出血。內出血可在膀胱周圍及腹膜後間隙形成大血腫。因此,後尿道損傷的治療首先是防治休克,必要時輸血後尿道損傷常併發其他臟器損傷,不可漏診,並應根據其對生命威脅的大小,決定或先處理合並傷,或先處理後尿道損傷

後尿道損傷局部治療是:先在無菌操作下試插一F16~18號導尿管。如能插入膀胱,標誌後尿道的連續性未遭完全破壞,則留置3周左右,拔管後再定期行尿道擴張治療,多能治癒。若導尿管不能插入,則標誌後尿道已完全斷裂或大部破裂,應行手術治療。

後尿道損傷手術的術前準備同球部尿道修補吻合術。應行骨盆X線攝片觀察骨盆骨折情況。條件允許者或兒童傷員,應行靜脈尿路造影檢查,瞭解膀胱及上尿路情況(圖7.6.1.2.2-0-3)。

8 適應

前列腺尖端尿道斷裂,尿生殖膈未破壞者,可用前列腺尖端-會陰牽引術治療。此法操作簡單,能將已斷裂的尿道兩端對攏,效果較尿道會師牽引術好,但仍不及尿道吻合術。

10 手術步驟

先按尿道會師牽引術方法顯露膀胱,將氣囊導尿管經尿道導入膀胱內,然後按以下步驟行前列腺尖端-會陰牽引術

1.顯露前列腺尖端,穿過牽引線  術者一手將膀胱壓向後上方,在恥骨後顯露前列腺尖端。用2-0可吸收線於膀胱頸下方橫行穿過前列腺(圖7.6.1.2.2-1)。注意此針線既要縫得深些,又不能穿入尿道腔內。

2.直針帶線穿過尿生殖膈  將彎圓針去掉,可吸收線線尾穿於直針上,直針在尿道遠側斷端兩側穿過尿生殖膈(圖7.6.1.2.2-2),至會陰部穿出。

3.牽引前列腺  在會陰部收緊縫線,使前列腺向尿生殖膈靠攏,從而使尿道兩斷端對合(圖7.6.1.2.2-3)。

4.固定牽引線  會陰部墊一小紗布塊,縫線打結並固定於小紗布塊上(圖7.6.1.2.2-4)。

5.行恥骨膀胱造口,恥骨後置橡皮管引流,逐層關閉切口

11 中注意要點

用直針帶可吸收線穿過尿生殖膈時,注意既不要穿入尿道腔內,也不要穿入球部尿道的海綿體,應在球部尿道後方穿出會陰部。

12 術後處理

1.氣囊導尿管充水20~25ml,按尿道會師術的方法牽引導尿管,3d後解除牽引。

2.術後2周拆除會陰縫線。

3.氣囊導尿管留置3周後拔除。觀察排尿通暢後可關閉恥骨膀胱造口。

4.其他術後處理同球部尿道修補吻合術。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