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辭典》:牛抄藤
2.1 出處
《廣西藥植名錄》
2.2 拼音名
Niú Chāo Ténɡ
2.3 別名
長葉海金沙(《廣州植物誌》),駁筋藤,介指藤,纏藤(《廣西藥植名錄》),柳葉海金沙(《雲南中草藥選》)。
2.4 來源
2.5 原形態
多年生攀援草本,高達7米。羽片多數,對生,長圓狀三角形,長16~25釐米,羽柄長約2.5釐米,單數2回羽狀;1回小羽片3~5對,互生,柄長3~7毫米。最下1對三角狀披針形,長8~10釐米,下部羽狀,第2或第3對以上的1回小羽片披針形,不分裂,基部耳狀,頂生的1回小羽片披針形,長6~10釐米,鈍頭,基部近圓形,有時有一匯合裂片;末回小羽片1~3對,近無柄,三角狀卵形至闊披針形,長1.5~5釐米,基部深心形,緣有小鋸齒;葉片草質,脈上略被剛毛;羽軸多少彎曲,有狹翅。孢子囊穗線形,長8~9毫米,褐色;孢子表面有疣狀物。
2.6 生境分佈
生疏林中。分佈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湖南等地。
2.7 性味
《雲南中草藥選》:"甘微苦,寒。"
2.8 功能主治
②《雲南中草藥選》:"舒筋活絡,請熱,利尿,消腫。治風溼麻木,尿路感染,泌尿繫結石,腎炎水腫,跌打損傷。"
2.9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外用:煎水洗。
2.10 摘錄
《*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