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穴法 鍼灸學 中醫學
nì qǔ
routine treatmen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逆取爲臨牀取穴法之一。即在本治標,在標治本的遠取法[1]。
參見從取:
從取爲臨牀取穴法之一。即在標治標,在本治本的取穴法。《黃帝內經素問·標本病傳論》:“凡刺之方,必別陰陽,逆從得施,標本相移。故固有在標而求之於標,有其在本而求之於本,有其在本而求之於標,有其在標而求之於本。故治有取標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故知逆知從,正行無間。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不知標本者,是謂妄行。”[2]
逆取爲指一種治法。即反佐法。《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王冰注:“反佐取之,是爲逆取。奇偶取之,是爲從取。寒病治以寒,熱病治以熱,是爲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