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粟粒性狼瘡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miàn bù sù lì xìng láng chuāng

2 概述

面部粟粒性狼瘡(Lupus Miliaris Faciei)又稱顏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瘡(lupus miliaris disseminatus faciei)、毛囊性粟粒性狼瘡(lupus miliaris follicularis)、粟粒性狼瘡樣結核病(tuberculosis lupusa miliaris)或顏面播散性粟粒性結核病(tuberculosis miliaris disseminata faciei)。爲顏面部散在的圓形的不破潰的丘疹,愈後留有萎縮性疤痕。

3 診斷

根據損害爲對稱性發生於面部的紅色結節,用玻片按壓呈蘋果醬色。結節消退,留有萎縮性凹陷疤痕,無任何自覺症狀,結合病理學改變即可診斷

4 治療措施

本病部分自然痊癒皮質類固醇激素口服使症狀減輕。抗結核藥物,如異煙肼鏈黴素治療通常無效。

5 病因學

過去認爲本病是一種經血行播散的皮膚結核,是尋常性狼瘡的一種變型結核疹。組織學改變雖然是典型的結核結構,但是患者的一般健康良好,大多數病人常不伴有其他結核。病損中也不能找到結核桿菌結核菌素試驗常呈陰性,抗結核治療大多無效。因此認爲本病與結核無關。

近年有人認爲本病是丘疹酒渣鼻的一種特殊類型。有些學者發現本病患者細胞免疫發生異常。

6 病理改變

表皮可見棘細胞空泡變性,基底細胞色素增加。真皮中、下部有典型的結核結構。周圍是上皮樣細胞及巨細胞,中央是乾酪壞死浸潤膠原纖維和彈力纖維變性或消失,血管內可見血栓形成血管阻塞。

7 臨牀表現

本病好於成年人面部,特別是眼瞼、鼻附近及口腔周圍和頰部。少數病例皮損可對稱發生於耳朵、頸部、肩胛部及四肢。損害爲直徑2~3cm大小的圓形丘疹結節,淡紅色或紅褐色,呈半透明狀。用玻狀按壓時,呈蘋果醬色。結節表面光滑,部分結節頂端可見針頭大小的小膿皰,或結成魚屑痂皮。

結節分批出現,數目不定,可達數十個或數百個,獨立散在,相鄰的兩、三個結節可以互相融合。特別是在下眼瞼處,往往數個結節相互融合成堤狀。無任何自覺症狀

病程慢性。數月或數年後,結節漸漸消退,遺留與結節同等大小萎縮性疤痕。

8 鑑別診斷

1.酒渣鼻  面部除紅丘疹外,鼻尖及頰部毛細血管擴張性紅斑。毛囊口常擴大。晚期鼻贅形成,常伴皮脂溢出

2.尋常座瘡  皮損多種,面部除有丘疹膿皰結節囊腫外,常有黑頭粉刺。面部皮脂分泌旺盛。

3.丘疹壞死結核疹  皮損發生除面部外,四肢及軀幹部也有發生,爲對稱性壞死丘疹

4.皮脂腺瘤  發生於面中央部位的散在的帶黃色的毛細血管擴張性丘疹結節無自覺症狀,常伴有智力遲鈍及癲癇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