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桑根

中藥材 消腫 中醫學 活血化瘀 中藥中毒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mǎ sāng gēn

2 英文參考

Chinese coriaria roo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中醫大辭典》·馬桑根

馬桑根中藥名,出自清·劉士季《草木便方》[1]

3.1 別名

烏龍鬚[1]

3.2 來源及產地

馬桑科植物馬桑Coriaria sinicaMaxim.的根[1]

3.3 性味

苦,涼,有大毒[1]

3.4 功能主治

化瘀散結,消腫止痛[1]

1.治風溼痹痛,牙痛瘰癧跌打損傷,狂犬咬傷。煎服:3~6g。[1]

2.治湯火傷。研粉調敷。[1]

3.5 使用注意

內服、外用均須括去外層粗皮。服用本品過量,會出現間歇性強直性痙攣,流涎出汗心悸呼吸困難,間歇性癲癇樣發作等中毒症狀,重者可致死亡,故一般只作外用,內服宜慎。孕婦、小兒、體虛者忌服。[1]

3.6 化學成分

本品含毒性成分馬桑內酯(Coriamyrtin)、吐丁內酯(Tutin)[1]

3.7 藥理作用

馬桑內酯(Coriamyrtin)、吐丁內酯(Tutin),二者均有印防己毒素樣的致驚厥作用[1]

4 《*辭典》·馬桑根

4.1 出處

《草木便方》

4.2 拼音名

Mǎ Sānɡ Gēn

4.3 別名

烏龍鬚((草木便方》)

4.4 來源

馬桑科植物馬桑的根,冬季採掘。

4.5 生境分佈

產陝西、雲南、四川、貴州等地。

4.6 性狀

乾燥根肥大粗糙,附有部分殘莖,多結節皺紋。表面灰棕色,凹凸不平。斷面木質堅實。氣香,味淡而澀。

4.7 性味

苦,涼,有毒。

①《貴陽民間藥草》:"辛苦麻,有大毒。"

②《四川中藥志》:"性涼,味苦,有小毒。"

③《湖南藥物志》:"甘酸澀,涼,有小毒。"

4.8 功能主治

風溼麻木,風火牙痛痰飲痞塊瘰癧,跌撲損傷急性結膜炎湯火傷

①《草木便方》:"療跌撲,瘋狗毒。"

②《分類草藥性》:"治牙關風火作痛,散溼熱,九子爛癢(瘰癧),湯火傷。"

③《昆明藥植調查報告》:"治骨折。"

④《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治魚骨梗喉,久瘧成痞。"

⑤《四川中藥志》:"治風溼麻木癲狂初起。"

⑥《陝西中草藥》:"清熱明目;生肌止痛,散瘀消腫。治急性結膜炎,角膜雲翳湯火傷骨折跌打損傷。"

4.9 用法用量

內服:颳去外層黑皮,煎湯,0.5~1.5錢;或燉肉。外用:煎水洗。

4.10 附方

①治瘋狗咬傷:馬桑根三錢至五錢。煎水服。(《貴陽民間藥草》)

②治風火牙痛馬桑根地骨皮,燉豬肉服。(《四川中藥志》)

③治痞塊馬桑根一錢,仙人掌五錢。燉豬肉喫。(《貴州草藥》)

④治湯火傷馬桑根皮,去粗皮,研粉調敷。(《陝西中草藥》)

4.11 摘錄

《*辭典》

5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7.

用到中藥馬桑根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