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基本信息
《慢性淚囊炎淚囊鼻腔吻合術臨牀路徑(2019年版)》由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於2019年12月2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印發有關病種臨牀路徑(2019年版)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19〕933號)印發,供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參考使用。
3 發佈通知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印發有關病種臨牀路徑(2019年版)的通知
國衛辦醫函〔2019〕93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
爲進一步推進臨牀路徑管理工作,規範臨牀診療行爲,保障醫療質量與安全,我委組織對19個學科有關病種的臨牀路徑進行了修訂,形成了224個病種臨牀路徑(2019年版)。現印發給你們(可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醫政醫管欄目下載),供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參考使用。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2019年12月29日
4 臨牀路徑全文
4.1 一、慢性淚囊炎淚囊鼻腔吻合術臨牀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4.1.1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爲慢性淚囊炎(ICD-10:H04.401),行淚囊鼻腔吻合術(ICD-9-CM-3:09.81)。
4.1.2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牀診療指南·眼科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
2.體徵:鼻側球結膜充血,擠壓淚囊區有黏液或黏膿性分泌物自淚點溢出。
3淚道探查沖洗:鼻淚管不通,或不暢,但淚點正常,淚小管、淚總管通暢。
4.輔助檢查:淚道碘油X線造影檢查見淚囊顯影,鼻淚管阻塞或重度狹窄。必要時做淚道CT造影+三維重建檢查、淚道超聲檢查、淚道磁共振檢查進一步明確。
4.1.3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根據《臨牀診療指南·眼科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符合以下條件者可選擇行淚囊鼻腔吻合術。
淚囊大小基本正常,X線造影或CT造影顯示淚囊垂直徑≥5mm、橫徑和前後徑均≥5mm以上,無出血性疾病,無鼻科相關的手術禁忌症,如:鼻腔重度粘連或狹窄、鼻中隔明顯偏曲、鼻黏膜明顯萎縮和糜爛,或鼻腔有腫瘤、息肉等病變。
4.1.4 (四)標準住院日爲5~7天
4.1.5 (五)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ICD-10:H04.401慢性淚囊炎疾病編碼。
2.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牀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
4.1.6 (六)術前準備1~2天
1.必需的檢查項目:淚道探查沖洗、血常規、凝血分析、血生化(血糖、肝腎功能)、乙型肝炎抗原及抗體五項、丙型肝炎抗體、艾滋病抗體(抗HIV)、梅毒抗體(抗TP)、鼻內鏡檢查、淚道CT造影檢查(水平位+冠狀位)、心電圖、胸部X線透視(或胸部X線片)。
2.根據患者情況,必要時可選擇:淚道CT造影+三維重建檢查、淚道磁共振檢查、淚道內鏡檢查、請鼻科會診,進一步明確。
3.當手術患者合併全身重要器官疾病時,需由相關科室會診,實施必要的診療。
4.1.7 (七)抗感染性抗菌藥物選擇與使用時機
按照《抗菌藥物臨牀應用指導原則》(衛醫發〔2015〕43號)執行,並根據患者的病情決定抗菌藥物的選擇與使用時間。
4.1.8 (八)手術日爲入院第2~3天
2.手術方式:淚囊鼻腔吻合術。
3.手術內置物:必要時需置入人工淚管。
5.輸血:無。
4.1.9 (九)術後住院恢復3~5天
2.術後用藥:術眼點抗菌眼藥和全身應用抗菌藥3~5天,使用呋喃西林麻黃素滴鼻液滴患側鼻,複方薄荷油滴鼻劑滴滴患側鼻,3天后用抗菌藥液體首次沖洗淚道。
4.1.10 (十)出院標準
4.1.11 (十一)變異及原因分析
1.同時伴有淚總管、淚小管和淚點阻塞或重度狹窄,需再行淚管疏通術、淚點成形術和人工淚管(淚道引流管)置入術,不進入路徑。
2.同時伴有淚點、淚小管缺失,需要做淚點和淚小管再造術,不進入路徑。
3.淚囊腔小,淚道X線造影或CT造影顯示淚囊垂直徑<5mm,橫徑和前後徑均<5mm,淚囊黏膜瓣和鼻黏膜瓣吻合困難者,不進入路徑。
4.手術中發現淚囊病變特殊,如淚囊有腫瘤、息肉、炎性肉芽腫等,需要切除病變送病理檢查,切除後淚囊黏膜瓣太小,不足以再做淚囊鼻腔吻合術者,不進入路徑。
5.鼻腔重度粘連或狹窄、鼻中隔明顯偏曲、鼻黏膜明顯萎縮和糜爛,或鼻腔有腫瘤、息肉等病變,需要耳鼻喉科會診治療者,不進入路徑。
6.術後3天內淚道不通,可請鼻科會診,去除鼻腔內血痂後再衝淚道仍不通者,不進入路徑。
7.術後出現嚴重併發症,如嚴重感染、鼻腔大出血、切口癒合不良等,不進入路徑。
8.出現全身疾病,住院期間需繼續治療,不進入路徑。
9.需全身麻醉者不進入路徑。
4.2 二、慢性淚囊炎淚囊鼻腔吻合術臨牀路徑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爲慢性淚囊炎(ICD-10:H04.401)
行淚囊鼻腔吻合術(ICD-9-CM-3:09.81)
患者姓名:性別:年齡:門診號:住院號: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標準住院日:5~7天
時間 | 住院第1天 | 住院第2天 | 住院第2~3天 (手術日) |
主 要 診 療 工 作 | □詢問病史及查體 □完成病歷書寫 □開實驗室檢查單 □上級醫師查房 □初步確定手術方式和日期 | □查閱 化驗報告單和檢查報告 □上級醫師查房,術前討論 □完成必要的相關科室,如鼻科會診 □完成術前準備與術前評估 □完成術前小結、術前討論記錄 □預約術中心電監護 □簽署有關知情同意書、自費同意書 | □繃帶加壓包紮術眼 □觀察術眼情況 □完成手術記錄及術後病程 □術後查房 |
重 點 醫 囑 | 長期醫囑 □眼科三級護理 □飲食(普通飲食/糖尿病飲食/其他) □抗菌藥眼液點患眼 □黏膜收縮劑點患側鼻 臨時醫囑 □淚道CT造影檢查(水平位+冠狀位),必要時做淚道CT造影+三維重建檢查、淚道核磁共振檢查和淚道B超檢查 □血常規 □抗HIV、抗TP □必要時請鼻科會診 | 長期醫囑 □眼科三級護理 □飲食(普通飲食/糖尿病飲食/其他) □抗菌藥眼液點患眼 □黏膜收縮劑點患側鼻 臨時醫囑 □開術前醫囑 □抗菌藥物皮試 □術前準備 | 長期醫囑(術後) □眼科術後二級護理 □飲食(普通飲食/糖尿病飲食/其他) □全身使用抗菌藥 □黏膜收縮劑點患側鼻 □止血藥物(必要時) 臨時醫囑 □鎮痛藥物(必要時) |
主要 工作 | □入院宣教(環境、規章制度、飲食、有關疾病的護理、治療、檢查、用藥等) □入院護理評估 □執行醫囑 | □健康宣教:術前、術中和術後注意事項,重點是術前和術中事項 □術前護理準備 □術前心理與生活護理 | □健康宣教:術前、術中和術後注意事項,重點是術中和術後事項 □術後心理與生活護理 |
病情 記錄 | □無□有,原因: 1. 2. | □無□有,原因: 1. 2. | □無□有,原因: 1. 2. |
護士 簽名 | |||
簽名 |
住院第3~4天 (術後第1天) | 住院第4~5天 (術後第2天) | 住院第5~7天 (出院日) | |
主 要 診 療 工 作 | □上級醫師查房 □必要時打開繃帶敷料,切口換藥,觀察皮膚切口有無滲血溢膿及內眼情況等 □完成病程記錄 | □必要時打開繃帶敷料,切口換藥,觀察皮膚切口有無滲血溢膿及內眼情況等 □完成病程記錄 | □上級醫師查房,決定出院時間 □完成病程記錄 □完成出院小結 □進行出院指導:門診複查和出院後注意事項 |
重 點 醫 囑 | 長期醫囑 □眼科術後二級護理 □飲食(普通飲食/糖尿病飲食/其他) □全身使用抗菌藥 □抗菌藥眼液點患眼(必要時) □黏膜收縮劑點點患側鼻 □止血藥物(必要時) 臨時醫囑 | 長期醫囑 □眼科術後二級護理 □飲食(普通飲食/糖尿病飲食/其他) □全身使用抗菌藥 □抗菌藥眼液點患眼(必要時) □黏膜收縮劑點點患側鼻 □止血藥物(必要時) 臨時醫囑 | 長期醫囑 □眼科術後二級護理 □飲食(普通飲食/糖尿病飲食/其他) □抗菌藥眼液、眼膏點患眼 □黏膜收縮劑點點患側鼻 □止血藥物(必要時) 臨時醫囑 □出院 |
主要 護理 工作 | □執行術後醫囑、生命體徵 監測、觀察術眼情況 □健康宣教:術後注意事項 □術後心理與生活護理 | □執行術後醫囑、生命體徵 監測、觀察術眼情況 □健康宣教:術後注意事項 □術後心理與生活護理 | □健康宣教:術後注意事項 □術後心理與生活護理 □執行出院醫囑 □出院指導:生活、飲食、用藥等 |
病情 記錄 | □無□有,原因: 1. 2. | □無□有,原因: 1. 2. | □無□有,原因: 1. 2. |
護士 簽名 | |||
簽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