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鹿花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mǎ lù huā

2 出處

《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3 拼音名

Mǎ Lù Huā

4 別名

小豆花、紫梗藤(《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5 來源

豆科植物馬鹿花的根。全年可採,切片曬乾

6 形態

藤狀灌木,高約3米。3出複葉,小葉卵圓形,基出3脈,脈在下面突起,葉形偏斜,全緣,無毛。圓錐花序,花淡紫紅色,龍骨瓣近於勁直,先端鈍圓。莢果矩形。

7 生境分佈

生於山坡林下。

8 性味

甘澀,平。

9 功能主治

驅蟲。治蛔蟲寸白蟲,小兒疳積

10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

11 附方

治小兒蛔蟲症:馬鹿花三至五錢。水煎半小時,去渣,加蜂蜜適量,空腹服,連服兩日。(性味以下出《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12 摘錄

《*辭典》

用到中藥馬鹿花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