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序
如果许多花集生于茎轴上则形成花序。11.头状花序(capitulum)花序上各花无梗,花序轴常膨大为球形、半球形或盘状,花序基部常有总苞,常称蓝状花序,如嚮日葵;_2.二歧聚伞花序(dichasium或dichasialcyme):顶芽成花后,其下左右两侧的侧芽发育成侧枝和花朵,再依次发育成花序,如卷耳等石竹科植物的花序。
-
水椰属
中文名水椰属拼音名shuiyeshu拉丁名Nypa中国植物志13(1):148描述NypaSteck水椰属,棕榈科,只有水椰N.fruticansWurmb.1种,产亚洲和澳大利亚的热带海岸,我国海南岛东南部和东北部亦有分布,生于海湾泥沼地带或与红树林混生;花单性,雌雄同株;雌花序头状,生于花序顶部;心皮3,顶端分离,胚珠直立,每心皮内1颗;
-
三匹箭
拼音名:SānPǐJiàn英文名:YingjiangArisaema别名:三叶半夏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三匹箭的根茎。檐部2面绿色,卵状披针形,长6cm,宽3cm,膜质透明,拱形下弯,有尾尖;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80-1700m的山谷或箐沟密林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主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
-
凉粉藤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拼音名:Li nɡFěnT nɡ别名:百解藤、寄山龙、山豆根(《广西野生资源植物》),青藤仔、蛤仔藤(《海南植物志》),金线风(《陆川本草》),金锁匙、廿四风藤、山苦参、铲箕藤(《广西药植名录》)。叶盾状着生,阔三角状卵形至卵形,长2.5~花单性,雌雄异株;茎:止咳,祛痰,利大便。
-
山半夏
拼音名:ShānBànXià别名:土半夏、土附子、土田七、小黑牛、马蹄跌打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马蹄犁头的块茎。多年生植株叶片宽心状卵形,3浅裂或深裂,中裂片卵形渐尖,有时具细尖头,长10-15cm,宽6-11cm,侧裂片斜卵形,长8-13cm,外侧常耳状外展,中裂片侧脉约10对,斜伸,常分叉,集合脉2条,细脉网状。
-
蝴蝶果属
中文名蝴蝶果属拼音名hudieguoshu拉丁名Cleidiocarpon中国植物志44(2):96描述CleidiocarponAiry-Shaw蝴蝶果属,大戟科,1种,分布于我国西南部至越南和缅甸北部,为木本油料植物,种仁含油(35%)和淀粉均较高,可食用。子房具短柄,2室,常仅1室发育,每室1胚珠,花柱3,基部合生,柱头3深裂,裂片顶端再2-3羽状深裂;
-
有限花序
在开花期内的花序轴的顶端由于顶花先开放不能继续生长,只能在顶花下面产生侧轴,各花由内向外或由上而下陆续开放,这种花序称有限花序又称聚伞花序类,根据花序轴上端分枝等情况分为单歧聚伞花序、二歧聚伞花序、多歧聚伞花序、 伞花序。
-
箬蒂
节间长约25cm,最长可达32cm,。叶舌高1-4mm,截形,叶片在成长植株上稍下弯,宽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0-46cm,宽4-10.8cm,先端长尖,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绿色,密被伏贴短柔毛;花序分校与主轴均密生微毛,小穗紫色或暗绿色,有5-9/小花,长2-4cm;各家论述:《本经逢原》:煎汤治胃热呃逆,其性较柿蒂稍平。
-
玉蜀黍属
玉蜀黍属,禾本科,只有玉蜀黍Z.maysL.1种,原产地可能为美洲,现广植于世界各地,为重要谷物之一,供食用,茎叶为牛马的饲料,因栽培历史悠久,变种甚多。颖有睫毛;雌花序单生于叶腋内,为粗厚、具叶状苞片的穗状花序,总轴厚,海绵质;小穗有1小花,无柄,密排于圆柱状的总轴上而成多数的纵列;属下物种玉蜀黍
-
苎花
拼音名:ZhùHuā别名:苎麻花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苎麻的花。叶片宽卵形或卵形,长7-15cm,宽6-12cm,先端渐尖或近尾状,基部宽楔形或截形,边缘密生齿牙,上面绿色,粗糙,并散生疏毛,下面密生交织的白色柔毛,基出脉3条。花序呈圆锥状,腋生,长5-10cm,雄花序通常位于雌花序之下;性味:甘;凉血透疹。
-
油棕根
雄花序由多个指状的穗状花序组成,每一穗状花序长7-12cm,直径Icm,上面着生密集花朵,穗轴顶端成突尖;雌花的萼片与花瓣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约5mm,宽约2.5m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我国台湾、海南及云南热带地区有栽培。采集作种的果实,经水浸、脱果肉,水洗,阴干等处理,淘汰过大、过轻种子,即可进行干热处理催芽。
-
短柄南蛇藤果
拼音名:DuǎnBǐnɡNánShéTénɡ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短梗南蛇藤CelastrusrosthornianusLoes.的果实。单叶互生;花雌雄异株;雄花序顶生及腋生,顶生花序长达5cm,花序轴分枝短,腋生花序有花1-3朵;雌花有退化雄蕊,子房与杯状花盘离生,花柱细长,柱头3裂、每裂2叉分枝,蒴果近球状,径约1cm。
-
江南地不容
叶柄长7-10cm,有时可达14cm,盾状着生于距叶片基部1-2cm处;雄株为复伞形聚伞花序,总花序梗长2-5cm,稍肉质,顶端有小苞片,小聚伞花序有梗,5-8个伞形状簇生于假梗的未端,假伞梗纤细;化学成份:江南地不容根含 环藤宁碱(cycleanine),头花千金藤碱(cepharanthine)及小檗胺(berbamine)等生物碱。
-
狭叶桃叶珊瑚
拼音名:XiáYèTáoYèShānHú别名:五爪金龙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狭叶桃叶珊瑚的枝、根。原形态:常绿小乔木,高3-6m。雌花序较雄花序短,长4-5cm,花萼及花瓣近于雄花,子房圆柱形。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生于海拔330-550m林中。性味:味微辛;性平功能主治:强筋壮骨;主劳伤腰痛;摘录:《中华本草》
-
砖子苗
《*辞典》:砖子苗: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拼音名:ZhuānZǐMi o别名:玛玛机机(藏名)。来源:为莎草科植物密穗砖子苗的全草。穗状花序圆筒形或长圆形,具多数密生的小穗,小穗平展或稍下垂,线状披针形,多数集合于小伞梗顶而成一放射状的圆头花序;坚果狭长圆形或三棱形。功能主治:止咳化痰,宣肺解表。
-
南洋参属
中文名南洋参属拼音名nanyangcanshu拉丁名Polyscias描述PolysciasJ.R.etG.Forst.南洋参属,五加科,约75种,分布于马达加斯加至太平洋群岛,我国引入栽培的有P.fruticosaHarms等数种,南部常见栽培供观赏用。花极小,4数或5数,为伞形花序或头状花序,有时为穗状花序,此等花序复排成圆锥花序或他种花序;萼有齿或截平形;
-
鹅掌柴属
中文名鹅掌柴属拼音名ezhangchaishu拉丁名Schefflera中国植物志54:25描述ScheffleraJ.R.etG.Forst.鹅掌柴属,五加科,约200种。但主产地为云南,其中鹅掌柴(鸭脚木)S.octophylla(Lour.叶为掌状复叶;花排成伞形花序、总状花序,稀为头状花序或穗状花序,此等花序通常再组成圆锥花序;核果球形或卵状,有种子5-7颗。
-
白花九里明
拼音名:BáiHuāJiǔLǐMínɡ别名:白花、青羊藤、六月零、千里光、九里明、管芽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假东风草的全草。茎圆柱形,长3-5m或有时长达7m,多分枝,有沟纹,无毛或幼枝被锈色必短柔毛,花序轴上的毛更密,上部节间长4-9cm。雌花多数,细管状,长约8mm,基部略增大,檐部2-4齿裂;散瘀止血。血瘀崩漏;
-
红光树属
中文名红光树属拼音名hongguangshushu拉丁名Knema中国植物志30(2):177描述KnemaLour.红光树属,肉豆蔻科,约7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其中小叶红光树K.globularia(Lam.苞片早落,小苞片着生于花柄上;花单性异株,具柄,排成稠密的穗状花序或假伞形花序;胚乳皱折状,含固体油和淀粉。
-
肉豆蔻属
花序腋生或腋上生,花序柄常2叉状或3叉状,花着生于分枝的顶端而成一总状花序或假伞形花序;苞片缺,小苞片发达,包围花被的基部而很少早落花单性异株;雄蕊12-13枚,花丝合成一柱,花药长形,7-30枚,合生或分离,背面紧密贴生于雄蕊柱上;种子大,有撕裂至基部或成条裂状的假种皮;胚乳嚼烂状,内含固体油和淀粉。
-
新疆藜芦
拼音名:XīnJiānɡLíLú别名:藜芦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阿尔泰藜芦的根及根茎。圆锥花序长约30cm,具多数近等长的侧生总状花序,每一侧生花序常常又再次分枝,花序轴密被灰色柔毛;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2000m的山地林下阴湿处,常成片聚生。性味:辛;跌打损伤;注意:体弱气虚者及孕妇禁服。
-
云南紫珠
拼音名:YúnNánZǐZhū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云南紫珠的根、叶。叶片纸质,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12-27cm,宽7-13cm,先端短渐尖或钝圆,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全缘,背面有分枝柔毛和星状毛,两面密生红褐色小腺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30-560m的江边疏林中或沟谷林下。平功能主治:凉血止血。
-
水麻根
拼音名:ShuǐMá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大叶苎麻的根。叶片近革质,披针形,长12-24cm,宽2-4.8cm,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常稍不对称,边缘密生小牙齿;花单性,由团伞花序组成穗状花序,雄花序腋生,较叶短;雄花直径约1.5mm,数朵簇生;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1600m的山坡溪边。性味:辛;
-
卵叶寄生
叶片卵形、卵圆形或长卵形,长6-llcm,宽4-7cm,先端圆钝,有时钝尖头,基部圆形,有时浅心形,上面无毛,下面被星状毛或无毛,侧脉4-5对,在上面明显。苞片卵形,花托陀螺状,长约3m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0-1100m的低山或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寄生于油茶、木油桐、木波萝、白饭树、普洱茶等植物上。主风湿痹痛;
-
罗勒属
苞片细小,早落;雄蕊4,伸出,前对较长,花丝离生或前对基部靠合,均无毛或后对基部具齿或柔毛簇附属器,花药卵圆状肾形,汇合成1室;属下物种大型变种、大型罗勒、丁香罗勒、丁香罗勒(原变种)、灰罗勒、罗勒、罗勒(原变种)、毛罗勒、毛叶变种、毛叶丁香罗勒、圣罗勒、疏毛罗勒、疏柔毛变种、疏柔毛罗勒、台湾罗勒
-
普陀南星
拼音名:PǔTuóNánXī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普陀南星的块茎。出现以上症状,采取催吐、洗胃及导泻,可用三磷酸腺苷、辅酶A、烟酸吡硫醇等,并给予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及高蛋白饮食,皮肤接触可致烧灼感,红斑水肿等。性味:味苦;祛风定惊;消肿散结。主痰湿咳嗽;风痰眩晕;注意:阴虚燥咳及孕妇禁服。
-
绣线菊属
中文名绣线菊属拼音名xiuxianjushu拉丁名Spiraea中国植物志36:3描述SpiraeaL.绣线菊属,蔷薇科,约100余种,广布于北温带,我国有50余种,各省均有分布,大部供观赏用。叶互生,单叶,有时羽状分裂,无托叶;心皮5(3-8),上位,分离,1室,有胚珠2至多颗,成熟时为一沿腹缝线开裂的蓇葖。
-
红川乌
拼音名:HónɡChuānWū别名:羊角天麻、黄药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双舌蟹甲草的块茎。-Mazz.]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总花梗长3-5mm,有2-3个线状披针形的苞片,花序轴和总花梗有黄褐色短柔毛;总苞窄圆柱形,长8-10m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缘和山坡草地。有毒功能主治:祛风除湿;
-
桄榔属
中文名桄榔属拼音名guanglangshu拉丁名Arenga中国植物志13(1):108描述ArengaLabill.桄榔属,棕榈科,11种,分布于热带亚洲和澳大利亚,其中桄榔A.pinnate(Wurmb.)Merr.和A.engleriBecc2种,我国西南部至东南部亦产之。雌花近球形,萼扩大,退化雄蕊多数或缺;属下物种桄榔、砂糖椰子、山棕、双籽棕、小花桄榔
-
香薷属
中文名香薷属拼音名xiangrushu拉丁名Elsholtzia中国植物志66:304描述ElsholtziaWilld.香薷属,唇形科,约40种,主产亚洲东部,1种延至欧洲及北美,3种产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我国有33种,各省区均有,不少种类入药,其中海州香薷E.splendensNakai列入国家药典。
-
木姜子属
中文名木姜子属拼音名mujiangzishu拉丁名Litsea中国植物志31:261描述LitseaLam.木姜子属,樟科,约200(40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以及美洲,我国约有64种,南自广东海南,北至河南均产,但主产南方和西南温暖地区,为该地区森林中习见的下木,有些种类的木材很有用,有些种类如山鸡椒L.cubeba(Lour.
-
眼子菜根
拼音名:YǎnZǐCàiGēn别名:针耙七来源:药材基源:为眼子菜科植物眼子菜的嫩根。茎长约50cm,常不分枝。浮水叶互生,花序下的对生;叶柄比浮水叶的短,叶片披针形至狭披针形。花期5-8月。2.鸡冠眼子菜,多年生草本,有细长的根茎。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水田或水塘中。功能主治:理气和中;主气痞腹痛;
-
甜玉米
甜玉米是禾本科(Gramineae)玉米属中的一个栽培亚种,以未熟果穗胚乳甜质子粒为产品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上成行着生子房,每个子房具有一细长花丝(柱头),花序外裹有绿色苞叶,顶端苞叶长大。收后果穗在16℃时可保存5天左右、29℃时仅1-2天。孕穗和结穗期有玉米螟幼虫为害心叶、茎、花丝、果穗和子粒,严重影响产量品质。
-
曲苞芋属
中文名曲苞芋属拼音名qubaoyushu拉丁名Gonatanthus中国植物志13(2):62描述GonatanthusKlotzsch曲苞芋属,天南星科,有曲苞芋G.pumilus(D.Don)EngleretKrause等2种,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我国皆产,产云南和西藏。草本,有块茎,块茎上有许多细长、分枝的芽枝,上长有鳞叶和鳞芽;子房1室,有基生的胚珠多颗。
-
镜面草
出处:镜面草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石草类,云:"镜面草生云南圃中。《云南志》录之,云,可治丹毒。拼音名:JìnɡMiànCǎo别名:翠屏草、象耳朵草、岩金花、紫常绿、镜面叶、跌打散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镜面草的全草。圆锥花序,雄花序长约22cm,花簇生于花序轴上,花序梗长达11cm,苞片和小苞片线状披针形;
-
青脚莲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拼音名:QīnɡJiǎoLián英文名:different-leavedArisaema别名:铁灯台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奇异南星的根茎。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5-7,椭圆状披针形,尾状渐尖,基部阔楔形,表面绿色,背面粉绿色;用于无名肿毒、乳腺炎,痈疽,毒蛇咬伤,蜂蝎螫伤,蜘蛛和老鼠咬伤。
-
绿南星
拼音名:LǜNánXīnɡ别名:天南星、白南星、南星七、螃蟹七、三甫莲、蛇芋头、山苞谷、三角莲、三步跳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刺柄南星的块茎。檐部倒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近直立,长达12cm。雌花序圆锥状,长2-3cm,子房圆柱状,柱头盘状,近无柄;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2900m的山坡林下或灌丛中。
-
细柄芋属
中文名细柄芋属拼音名xibingyushu拉丁名Hapaline中国植物志13(2):65描述HapalineSchott细柄芋属,天南星科,5种,分布于亚洲东南部,我国有细柄芋H.ellipticifoliumC.Y.WuetH.Li1种,产云南。佛焰苞狭窄,管部短,席卷,檐部线状披针形,反折;雌花:子房1室,胚珠单生,倒生,着生于室内侧壁的中部以下。属下物种细柄芋
-
小泡通树
拼音名:XiǎoPàoTōnɡShù别名:星毛鸭脚木、七加皮、鸭麻木、小星鸭脚木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星毛鹅掌柴的茎、根或根皮。叶片纸质至薄革质,卵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稀长圆状椭圆形,长10-16cm,宽4-6cm;花序为伞形花序组成圆锥花序顶生,长20-40cm,密被黄棕色星状绒毛,侧枝成总状花序排列;
-
岩芋属
中文名岩芋属拼音名yanyushu拉丁名Remusatia中国植物志13(2):58描述RemusatiaSchott岩芋属,天南星科,3种,分布于东南亚及非洲西部,我国有岩芋R.vivipara(Lodd.)Schott等3种,产云南、广东及台湾等省。多年生草本,具块茎,块茎上有直立或匍匐的芽条,上有多数瘤状鳞芽。雌雄花序为中性花所分隔,顶无附属体;
-
常春藤属
成长植物的茎直立,无气根,叶不分裂;花两性,淡绿色,排成伞形花序,此等花序复结成顶生的短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子房下位,5室,花柱合生为一;果为一浆果,球形,有种子3-5颗。属下物种常春藤、菱叶常春藤、菱叶常春藤(原变种)、尼泊尔常春藤、尼泊尔常春藤(原变种)、台湾菱叶常春藤、洋常春藤、银边常春藤
-
杯状聚伞在序
杯状聚伞在序是聚伞花序的一种变型。是大戟科(Euphorbia-ceae)所特有的一种花序,是由一个雌蕊或雄蕊构成的有柄雌花或雄花被包于杯状花托内的花序。可借此追溯其类缘属和花序聚合成杯状的过程。在杯口处有蜜腺,显有各种形状,为分类上的重要标志。
-
变叶胡椒
拼音名:BiànYèHúJiāo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变叶胡椒的全草。单叶互生;雄花序长3-5cm,总花梗纤细,长1-2cm,苞片倒卵状长圆形,腹面贴生于花序轴上,雄蕊2-3枚,花药近球形,花丝长于花药;花期6-8月。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或山谷水旁疏林中。性味:辛;或浸酒服,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浸酒搽涂;
-
星星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星星草:拼音名:XīnɡXinɡCǎo别名:画眉草、蚊子草来源:禾本科画眉草属植物大画眉草Eragrostiscilianensis(All.全草夏秋采收,花序在花期采,洗净切段,晒干。性味:全草:甘、淡,凉。功能主治:全草:疏风清热,利尿。用于膀胱结石,肾结石,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结膜炎,角膜炎。
-
红芋
《*辞典》:红芋: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拼音名:H nɡY 别名:红半夏、红岩芋来源:为天南星种植物零余芋的块茎或全株。切片晒干。原形态:一年生宿根草本,高30~有根生、具小块茎的长枝;雌雄花序为中性花所分隔;雌花序短,圆柱形。生境分布:生于林下潮湿处。性味:温,麻,有毒。功能主治:消肿杀虫,麻醉止痛。
-
苞茅属
中文名苞茅属拼音名baomaoshu拉丁名Hyparrhenia中国植物志10(2):231描述HyparrheniaAnderss.苞茅属,禾本科,约60种,主产非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分布至亚洲、大洋洲与南美;多年生草本,无香味;总状花序成对,一无柄,一有短柄,承托以狭鞘状的苞片,最下1-2对小穗在1个或2个总状花序上相似,不实,无芒;
-
山野芋
拼音名:ShānYěYù别名:水芋、象耳芋、抬板七、抬板蕉、滴水芋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大野芋的根茎。叶片盾状,着生,长圆状心形、卵状心形,长可达1.3m,宽可达1m,边缘波状,基部裂片圆形。花序柄近圆柱形,常5-8枚并列于同一叶柄鞘内,先后抽出,长30-80cm,粗1-2cm,每一花序柄围以1枚鳞叶;跌打损伤;
-
沙柳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柳:拼音名:ShāLiǔ别名:筐柳、降马[藏名]来源:杨柳科沙柳SalixcheilophilaSchneid.,以鲜茎、叶、树皮入药。生境分布:内蒙古、河北、陕西、山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功能主治:解表祛风。芽具长柔毛。苞片基部具柔毛;雌花序长1.3-2cm,密花,花序轴具柔毛;性味:辛;散瘀消肿。
-
苦油木
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大叶山楝的根或叶。花序短于叶或长于叶,多少被柔毛,雌花和两性花排成穗状花序,雄花和两性花的穗状花序再排列成广展的圆锥花序;花期6-8月,果实翌年2-3月成熟。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000m的平原和丘陵地区的疏林或灌丛中,有时栽培于村边。性味:苦;温功能主治:祛风止痛。
-
假通草树皮
拼音名:JiǎTōnɡCǎoShùPí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纤齿柏那参的树皮。单叶互生;叶裂片狭椭圆形、长圆形至卵状长圆形,长13-30cm,宽6-12cm,先端突尖至渐尖,边缘为纤毛状细锯齿,上面疏被刚毛,下面沿脉被刚毛,侧脉在两面显着。苞片三角形至三角状披针形;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谷密林中潮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