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鱗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lǐ yú lín

2 《*辭典》:鯉魚鱗

2.1 出處

食療本草

2.2 拼音名

Lǐ Yú Lín

2.3 來源

爲鯉科動物鯉魚的鱗片。

2.4 化學成份

魚鱗是皮膚的真皮生成的骨質,其基質膠原變來,化學上屬於一種硬蛋白,定名魚鱗硬蛋白,但性質尚未充分明瞭。

2.5 功能主治

散血,止血。治吐血衄血崩漏帶下,瘀滯腹痛痔漏

①《食療本草》:"燒,煙絕,研,酒下方寸匕,破產婦滯血。"

②《綱目》:"燒灰,治吐血崩中漏下帶下痔瘻,魚鯁。"

③《會約醫鏡》:"燒灰,治產後血血暈敗血不止。"

2.6 附方

①治痔漏:黑鯉魚鱗二、三甲,以薄編繭裹如棗柱樣納之。(《儒門事親》)

②治諸魚骨鯁:鯉脊三十六鱗,焙研,涼水服之。(《衛生雜興》)

③治鼻衄鯉魚鱗炒成灰,研爲末,冷水調下一、二錢。(《普濟方》)

2.7 各家論述

《綱目》:"鯉魚古方多以皮、鱗燒灰,入崩漏痔漏藥用,蓋取其行滯血耳。"

2.8 摘錄

《*辭典》

用到中藥鯉魚鱗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