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豬耳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lán zhū ěr

2 全國中草藥彙編》:藍豬耳

2.1 拼音名

Lán Zhū ěr

2.2 別名

蝴蝶花蚌殼草、散膽草、老蛇藥、倒膽草、單色翼萼

2.3 來源

玄蔘科藍豬耳Torenia concolor Lindl.,以全草入藥。

2.4 生境分佈

浙江、臺灣、廣東、廣西、貴州。

2.5 藥理作用

抑菌實驗:全草水煎液對鉤端螺旋體黃疸出血型O17株及賴株的抗菌效價爲1/400。

2.6 性味

苦,涼。

2.7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溼止咳和胃止嘔,化瘀。

發痧嘔吐藍豬耳8錢,魚腥草根、腐卑六月雪醉魚草各5錢,老薑5斤,水煎,衝紅糖服。

黃疸血淋風熱咳嗽腹瀉全草3~5錢,水煎服。

跌打損傷全草2兩,水煎服。

蛇咬傷疔毒:鮮草搗爛敷患處。

2.8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