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ENA抗體

自身抗體測定 免疫學檢查 化驗及醫學檢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概述

抗原有3個組成部分:組蛋白、DNA、可溶性核抗原,後者因可溶於磷酸緩衝液(或生理鹽水)中。故名可提取的核抗原(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ENA)。從分子水平識別ENA多肽抗體足20世紀80年代抗核抗體研究的重大進展,現已發現這類抗體有10餘種,抗ENA抗體爲其總稱。

3 抗浸出性核抗原抗體醫學檢查

3.1 檢查名稱

抗浸出性核抗原抗體

3.2 分類

免疫學檢查 > 自身抗體測定

3.3 取材

血液

3.4 抗浸出性核抗原抗體的測定原理

(1)對流免疫電泳法:爲經典的檢測抗ENA抗體(主要包括抗RNP和抗Sm兩種抗體)的方法。其原理是於瓊脂凝膠板成對打孔,將待測血清至陽極側孔內,於電場中泳動20min,再於陰極側孔內加ENA抗原.繼續電泳30min,若待測血清中有相應的抗體存在,即可在兩孔之間的適當位置形成沉澱線。據此來判斷抗ENA抗體的有無。該法主要用於檢測抗Sm和抗U1-RNP抗體,其優點是較瓊脂擴散敏感、快速,可於2h觀察結果。

(2)免疫印跡法:將ENA抗原進行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SDS-PAGE),使所含多肽抗原分離;再用電轉印法將抗原轉印於硝酸纖維素膜上。將待測血清與膜條上的抗原反應,用酶標記抗人IgG作爲二抗,加酶底物溶液顯色。根據膜條上顯色區帶的位置,參比陽性對照,即可判斷有無某種抗ENA多肽抗體的存在。此法可一次檢測抗Sm、抗U1-RNP、抗SS-A、抗SS-B、抗Jo-1、抗Scl-70和抗核糖體(Rib)等7種多肽抗體

(3)間接免疫熒光法:實驗基質多采用Hcp-2細胞或靈長類動物肝臟的冷凍切片,其原理可參看本章抗核抗體測定,分別出現各自特定的免疫熒光模式(表1)。

3.5 試劑

同間接免疫熒光法。

3.6 操作方法

同間接免疫熒光法。

3.7 正常值

正常人血清抗ENA抗體均爲陰性

3.8 化驗結果臨牀意義

抗Sm抗體和抗dsDNA一樣,對SLE有高度特異性,且不論是否活動期,抗Sm均可陽性,可作爲SLE的標誌性抗體。但SLE患者中抗Sm陽性者僅佔30%左右(20%~40%),故抗Sm陰性時不能排除SLE診斷,抗Sm抗體與臨牀症狀和疾病轉歸之間的關係迄今尚無一致意見。抗U1-RNP自身抗體在多種風溼病患者血中均可檢出,SLE患者的陽性率30%~50%;全身性進行性硬化症(PSS)25%~30%;皮肌炎10%~20%,類風溼性關節炎5%~10%,而在混合性結締組織病(MCTD)患者,高滴度的抗U1-RNP抗體檢出率可達100%,這些患者常無其他特異性自身抗體。因此,高滴度的抗U1-RNP(尤其是高滴度的抗70kD)抗體被認爲是MCTD的診斷標誌。抗U1-RNP抗體(抗70kD)陽性與肌炎、食管動功能障礙、雷諾現象相關,但陽性患者多不發生腎炎。抗SS-A/Ro抗體與幾種自身免疫病相關。最常見於乾燥綜合徵(40%~95%的病例),也見於系統性紅斑狼瘡(20%~60%)及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20%),偶見於慢性活動性肝炎。抗SS-B/La抗體幾乎僅見於女性患者(29∶1),可出現在乾燥綜合徵(40%~95%的患者)及系統性紅斑狼瘡(10%~20%)患者。在乾燥綜合徵者中,抗SS-A/Ro抗體和抗SS-B/La抗體幾乎總是同時出現。因此抗SS-A和抗SS-B又被認爲是乾燥綜合徵的標誌性抗體抗Scl-70抗體主要見於全身性進行性硬化症(PSS)中的瀰漫型。是該病的標誌性抗體,其陽性率25%~70%,在重型瀰漫型硬皮病患者可高達75%,在CREST綜合徵患者抗Scl-70檢出率僅4%~11%,此抗體陽性抗着絲粒抗體多爲陰性。侷限型硬皮病患者,此抗體檢出率很低,僅約20%。抗Jo-1對多發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有一定價值;抗核糖體(Rib)抗體主要出現於SLE,有人認爲也可作爲SLE標誌抗體,爲狼瘡活動的指標。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約50%具有抗ENA抗體,主要是抗Sm抗體,而混合結締組織病者呈高頻率,高效價的抗ENA抗體,主要是針對核糖蛋白。若用核糖核酸酶處理ENA,核糖蛋白即被酶解,而Sm抗原不受影響,所以系統性紅斑狼瘡保持陽性,而混合結締組織病不再表現抗體活性。Sm抗原對SLE有特異性,對具有抗DNA抗體患者,若同時具有抗ENA抗體,其預後較好。

3.9 附註

(1)在用對流免疫電泳法檢測時,待測血清如含抗U1-RNP和抗Sm兩種抗體,與ENA孔之間可出現兩條沉澱線。靠近陰極側的代表抗U1-RNP抗體,靠近陽極側的代表抗Sm抗體。如只出現一條沉澱線。則需與陽性對照血清參比。以判定其性質。由於Sm抗原可耐56℃ 1h的處理。U1-RNP則否,故也可將ENA抗原加熱處理後再與待測血清作對流免疫電泳,即可判定沉澱線性質。也有文獻報道,應用核糖核酸酶處理U1-RNP。以區別抗Sm或抗U1-RNP抗體。

(2)免疫印跡法的優點是一次可同時檢測7種多肽抗體,但其與對流免疫電泳法瓊脂雙向擴散比較陽性率並無顯著提高(主要原因是其作用的靶抗原多經過熱變性處理,使得原先存在於分子表面的抗原表位發生了改變)。因此相應多肽抗體陰性,並不能排除某種風溼病的存在。

3.10 相關疾病

類風溼性關節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乾燥綜合徵系統性紅斑狼瘡紅斑狼瘡肝硬化硬皮病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