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身抗体
自身抗体(autoantibody)自身的抗体形成细胞所形成的对抗自身组成成分的抗体。与此抗体起反应的抗原称为自身抗原(au-toantigen)。自身抗体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抗IgG抗体,桥本氏病(淋巴结样甲状腺炎)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全身性红斑性狼疮的抗DNA抗体等。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疗指南(2022年版)
约50%的温抗体型AIHA为继发性,可继发于造血及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Castleman病、骨髓纤维化等、实体瘤、免疫性疾病、感染、药物、原发免疫缺陷病、妊娠以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等。(二)分型。交叉配血不完全相合时,选用多份标本交叉配血中反应最弱的输注。
-
抗RNP抗体
概述:核RNP抗原抗体系统是第二个具有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的抗原-抗体系统。别名:抗-RNP、抗核糖核蛋白抗体抗RNP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抗RNP抗体分类: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测定化验取材:血液抗RNP抗体的测定原理:同免疫印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原理。(1)高滴度: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
-
抗核糖核蛋白抗体
概述:核RNP抗原抗体系统是第二个具有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的抗原-抗体系统。别名:抗-RNP、抗核糖核蛋白抗体抗RNP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抗RNP抗体分类: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测定化验取材:血液抗RNP抗体的测定原理:同免疫印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原理。(1)高滴度: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
-
抗-RNP
概述:核RNP抗原抗体系统是第二个具有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的抗原-抗体系统。别名:抗-RNP、抗核糖核蛋白抗体抗RNP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抗RNP抗体分类: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测定化验取材:血液抗RNP抗体的测定原理:同免疫印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原理。(1)高滴度: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
-
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2019年版)
4.自我血糖监测、低血糖事件评估。5年或11岁):尿微量蛋白系列/肌酐、24h尿总蛋白、微量白蛋白定量、眼底检查、血压监测、血脂,慢性并发症倾向时超声心动图、颈动脉和下肢血管彩超等、糖尿病多神经病变筛查:振动觉(使用128Hz音叉)、压觉(使用10g单丝)和本体感觉、足部综合评估:评估神经病理性疼痛症状;视诊足部;
-
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2010年版)
(3)OGTT试验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2.具备1型糖尿病特点。4.自我血糖监测、低血糖事件评估。(2)相关免疫指标(血沉、CRP、RF、免疫球蛋白全套、补体全套、ANA和ENA)、自身抗体(抗甲状腺、抗肾上腺、抗卵巢、抗甲状旁腺抗体等)、内分泌腺体功能评估(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垂体);
-
anti-dsDNA
概述: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是抗DNA抗体中的一种。抗dsDNA阳性时,NC膜上包被dsDNA处可出现红色圆点。例如,绿蝇短膜虫动基体中虽不含ssDNA,但可能含少量组蛋白,放免法、ELISA法、滴金渗滤法等用作抗原的dsDNA,也常常含有ssDNA,而即使污染的ssDNA不足1%,引起的假阳性即可高达6%。相关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
-
抗核抗体(ANA)或抗核因子(ANF)
概述:抗核抗体(ANA)是最常出现于自身免疫性风湿病(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中的一组自身抗体的总称,其靶抗原为真核细胞的核成分,但也包括某些细胞质和细胞骨架成分。目前,针对特异性核抗原的抗核抗体已发现30多种。干燥综合征(Sjgren综合征)、进行性全身性硬化症检出率可达70%~
-
抗双链DNA抗体
概述: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是抗DNA抗体中的一种。抗dsDNA阳性时,NC膜上包被dsDNA处可出现红色圆点。例如,绿蝇短膜虫动基体中虽不含ssDNA,但可能含少量组蛋白,放免法、ELISA法、滴金渗滤法等用作抗原的dsDNA,也常常含有ssDNA,而即使污染的ssDNA不足1%,引起的假阳性即可高达6%。相关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
-
抗-ds-DNA
概述: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是抗DNA抗体中的一种。抗dsDNA阳性时,NC膜上包被dsDNA处可出现红色圆点。例如,绿蝇短膜虫动基体中虽不含ssDNA,但可能含少量组蛋白,放免法、ELISA法、滴金渗滤法等用作抗原的dsDNA,也常常含有ssDNA,而即使污染的ssDNA不足1%,引起的假阳性即可高达6%。相关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
-
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
(4)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mol/L(200mg/dl)。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的检查项目:(1)血酮检测(POCT)、β-羟丁酸、血乳酸,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ICA、GAD、IAA等),血糖基本控制后行混合餐C肽释放试验、精氨酸试验或胰高血糖素试验(病情允许时),动态血糖监测(血糖未达标和/或血糖波动较大者);
-
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
4.自我血糖监测、低血糖事件评估。(2)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必要时0点、3AM等);(2)相关免疫指标(血沉、CRP、RF、免疫球蛋白全套、补体全套、ANA和ENA),自身抗体(抗甲状腺、抗肾上腺、抗卵巢、抗甲状旁腺抗体等),内分泌腺体功能评估(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垂体)。
-
抗SS-A(Ro)抗体
一种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的方法是放射免疫沉淀法,此法是用放射性36S-蛋氨酸或32P-正磷酸盐标记组织培养细胞,标记上36S的代表所有蛋白质,标记上32P的代表磷酸化蛋白,此外,细胞内RNAs也标记上32P。抗SS-A和抗SS-B阳性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通常表现出更多的腺体外症状,如脉管炎、淋巴结病。
-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疗法
名称: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疗法别名:IVIG概述:免疫球蛋白是由免疫系统体液免疫分支中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产生的抗体,是具有抗原特异性的免疫物质。IVIG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1.常见不良反应:无明显副作用,少数出现下列反应:(1)非过敏反应:最常见,其特征是在注射后最初30分钟内出现背痛、腹痛、恶心、呕吐。
-
抗-ENA抗体
概述:核抗原有3个组成部分:组蛋白、DNA、可溶性核抗原,后者因可溶于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中。(3)间接免疫荧光法:实验基质多采用Hcp-2细胞或灵长类动物肝脏的冷冻切片,其原理可参看本章抗核抗体测定,分别出现各自特定的免疫荧光模式(表1)。因此抗SS-A和抗SS-B又被认为是干燥综合征的标志性抗体。
-
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概述: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一种神经肌肉系统疾病,由于病人的自身抗体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对其可以起到封闭和破坏作用,使得神经冲动不能传导至肌肉而表现为肢体的软弱无力。(3)抗AchR抗体阳性亦可见于其他的一些疾病,如胆汁性肝硬化、癫痫、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和DOWN病等。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临床路径(2019年版)
(2)静脉输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2)肝功能(包括乳酸脱氢酶、直接和间接胆红素)、肾功能、电解质、输血前检查、红细胞沉降率、凝血功能、C反应蛋白、血型鉴定、自身抗体谱筛查。(2)血浆置换:对IgM型冷抗体效果较好(37℃时80%IgM型抗体呈游离状态),但对其他吸附在红细胞上温抗体效果不佳,且置换带入大量补体。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别名:ANC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分类: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测定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测定原理: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患者的血清中存在一种与中性粒细胞胞浆中的原始颗粒和溶酶体起反应的自身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可以检出。相关疾病:韦格纳肉芽肿
-
anti-U1 RNA
1972年Sharp等报道了一组新的风湿病,称其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在这组患者血清中发现了抗U1RNP抗体。别名:anti-U1RNA抗U1RNP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抗U1RNP抗体分类: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测定抗U1RNP抗体的测定原理:检测抗U1RNP抗体的方法与检测抗Sm抗体的方法相同。皮肌炎10%~20%,类风湿性关节炎5%~
-
抗U1RNP抗体
1972年Sharp等报道了一组新的风湿病,称其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在这组患者血清中发现了抗U1RNP抗体。别名:anti-U1RNA抗U1RNP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抗U1RNP抗体分类: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测定抗U1RNP抗体的测定原理:检测抗U1RNP抗体的方法与检测抗Sm抗体的方法相同。皮肌炎10%~20%,类风湿性关节炎5%~
-
皮肤间接免疫荧光检查法
操作名称:皮肤间接免疫荧光检查法适应证:皮肤间接免疫荧光检查法用以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某种特异抗体或自身抗体。2.血清中各种自身抗体的测定,可用于结缔组织病、大疱性皮肤病和其他自身免疫病的诊断。(1)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混合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等:有不同类型的抗核抗体。
-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概述:抗甲状腺球蛋白抗抗体(ATG)是Roitt等1958年在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等)进行血清学研究时发现的。MCA(TMA);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和Graves病)升高,其他甲状腺疾病及健康人群血中亦可检出,但滴度较低,TGA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特异性诊断指标,常显著提高。
-
骨骼肌自身抗体
化验结果意义: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抗骨骼肌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率可达95%,其他引起抗骨胳肌自身抗体阳性的疾病有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和特发性肌萎缩症等。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自身抗体检测化验类别一:免疫功能检查化验类别二:自身抗体检测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ANCA
别名:ANC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分类: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测定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测定原理: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患者的血清中存在一种与中性粒细胞胞浆中的原始颗粒和溶酶体起反应的自身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可以检出。相关疾病:韦格纳肉芽肿
-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临床路径(2017年版)
根据血糖、电解质、血渗透压、生命体征、心肾功能等情况选择补液种类及补液速度、补液量。4.其他对症治疗。(3)相关免疫指标(血沉、CRP、RF、免疫球蛋白全套、补体全套、ANA和ENA),自身抗体(抗甲状腺、抗肾上腺、抗卵巢、抗甲状旁腺抗体等),内分泌腺体功能评估(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垂体)。
-
抗浸出性核抗原抗体
概述:核抗原有3个组成部分:组蛋白、DNA、可溶性核抗原,后者因可溶于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中。(3)间接免疫荧光法:实验基质多采用Hcp-2细胞或灵长类动物肝脏的冷冻切片,其原理可参看本章抗核抗体测定,分别出现各自特定的免疫荧光模式(表1)。因此抗SS-A和抗SS-B又被认为是干燥综合征的标志性抗体。
-
抗-SS-A
一种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的方法是放射免疫沉淀法,此法是用放射性36S-蛋氨酸或32P-正磷酸盐标记组织培养细胞,标记上36S的代表所有蛋白质,标记上32P的代表磷酸化蛋白,此外,细胞内RNAs也标记上32P。抗SS-A和抗SS-B阳性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通常表现出更多的腺体外症状,如脉管炎、淋巴结病。
-
MCA(TMA)
概述:抗甲状腺球蛋白抗抗体(ATG)是Roitt等1958年在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等)进行血清学研究时发现的。MCA(TMA);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和Graves病)升高,其他甲状腺疾病及健康人群血中亦可检出,但滴度较低,TGA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特异性诊断指标,常显著提高。
-
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路径(2016年版)
最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为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或泼尼松龙),可单独应用也可与硫唑嘌呤联合应用。(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胆碱酯酶、血清蛋白电泳、肝炎病毒标志物全套、免疫球蛋白、自身抗体(ANA、SMA、AMA、anti-LKM1、anti-LC1和pANCA等)、AFP和肝癌相关指标、肝硬化相关指标;
-
抗-TG
概述:抗甲状腺球蛋白抗抗体(ATG)是Roitt等1958年在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等)进行血清学研究时发现的。MCA(TMA);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和Graves病)升高,其他甲状腺疾病及健康人群血中亦可检出,但滴度较低,TGA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特异性诊断指标,常显著提高。
-
TGA
概述:抗甲状腺球蛋白抗抗体(ATG)是Roitt等1958年在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等)进行血清学研究时发现的。MCA(TMA);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和Graves病)升高,其他甲状腺疾病及健康人群血中亦可检出,但滴度较低,TGA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特异性诊断指标,常显著提高。
-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疾病代码:ICD:G13.0*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syndromes,PNS)是发生在某些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在未出现肿瘤转移的情况下,即已产生影响远隔的自身器官,而引起功能障碍的疾病。小细胞肺癌及卵巢肿瘤患者PNS病变的发病率较高,2%~鉴别诊断:注意与神经系统原发性疾病鉴别。
-
AchR-Ab
概述: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一种神经肌肉系统疾病,由于病人的自身抗体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对其可以起到封闭和破坏作用,使得神经冲动不能传导至肌肉而表现为肢体的软弱无力。(3)抗AchR抗体阳性亦可见于其他的一些疾病,如胆汁性肝硬化、癫痫、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和DOWN病等。
-
Micklicz-Sjögren综合征神经系统损害
根据患者病史中有眼干燥、口干、皮肤干燥的表现,周围血中SS-A和SS-B自身抗体阳性,并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若伴有其他结缔组织病的表现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应高度怀疑干燥综合征合并神经系统损害。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相关药品:地塞米松、泼尼松、环磷酰胺相关检查:浆细胞
-
舍格伦综合征神经系统损害
根据患者病史中有眼干燥、口干、皮肤干燥的表现,周围血中SS-A和SS-B自身抗体阳性,并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若伴有其他结缔组织病的表现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应高度怀疑干燥综合征合并神经系统损害。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相关药品:地塞米松、泼尼松、环磷酰胺相关检查:浆细胞
-
干燥综合征神经系统损害
根据患者病史中有眼干燥、口干、皮肤干燥的表现,周围血中SS-A和SS-B自身抗体阳性,并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若伴有其他结缔组织病的表现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应高度怀疑干燥综合征合并神经系统损害。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相关药品:地塞米松、泼尼松、环磷酰胺相关检查:浆细胞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路径(2017年版)
(3)相关免疫指标(血沉、CRP、RF、免疫球蛋白全套、补体全套、ANA和ENA),自身抗体(抗甲状腺、抗肾上腺、抗卵巢、抗甲状旁腺抗体等),内分泌腺体功能评估(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垂体)。:1.补液根据血糖、电解质、血渗透压、生命体征、心肾功能等情况选择补液种类及补液速度、补液量。5.其他对症治疗。
-
抗天皰疮抗体
正常值:阴性。化验结果意义:抗天疱疮抗本在体外与天疱疮抗体结合后,能有效地减少天疱疮抗体与角质形成细胞的结合,小剂量时能减轻天疱疮抗体致棘层松解的程度,大剂量时则能基本阻断棘层松解的发生。
-
抗胃抗体
正常值:(1)抗胃壁细胞抗体(PCA):2%~100%PCA阳性、不并发恶性贫血的萎缩性胃炎40%~60%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糖尿病、缺铁性贫血均为阳性。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自身抗体测定化验类别一:免疫学检查化验类别二:自身抗体测定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抗淋巴细胞抗体
概述:抗淋巴细胞抗体中,冷反应IgM型抗体是细胞毒性的,而IgG型抗体则能够在体外改变淋巴细胞功能。附注:除SLE外,在多种疾病都可查到ALA,如多种免疫性疾病、肿瘤、感染、免疫接种、RA、血管炎、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或酒精性肝损害、病毒感染和艾滋病。
-
链酶素皮内试验
正常值:阴性。化验结果意义:链酶素皮试假阳性率较高。皮试均可能呈假阳性,为了准确判断结果,最好以生理盐水0.1ml于右前臂掌侧中部行皮内注射作对照试验。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自身抗体检测化验类别一:免疫功能检查化验类别二:自身抗体检测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青酶素皮内试验
或皮肤出现皮疹、发痒、皮炎、结合膜炎、口腔炎、喉头水肿、恶心、头晕、心悸甚至血压下降,严重时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大汗、昏迷、发绀、呼吸困难,乃至惊厥死亡。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自身抗体检测化验类别一:免疫功能检查化验类别二:自身抗体检测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普鲁卡因皮内试验
台皮肤出现皮疹、发痒、皮炎、结合膜炎、口腔炎、喉头水肿、恶心、头晕、心悸甚至血压下降,严重时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大汗、昏迷、发绀、呼吸困难,乃至惊厥死亡。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自身抗体检测化验类别一:免疫功能检查化验类别二:自身抗体检测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抗核抗体
英文名:antinuclearantibody别名:抗核因子,ANA,ANF正常值:免疫荧光定性法:阴性免疫荧光滴度法:<1∶160。化验结果意义:阳性(或升高):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96%、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硬皮病、结节性多动脉炎、Sj?
-
抗DNA抗体
正常值:1:10阴性。本试验加上LE细胞和血清补体测定用于确诊SLE,其中又以高滴度的抗DNA抗体的意义最具有特异性。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自身抗体检测化验类别一:免疫功能检查化验类别二:自身抗体检测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狼疮细胞
英文名:lupuserythematosusfactor别名:狼疮细胞试验,LE正常值:阴性(无LE细胞)化验结果意义:系统性红斑狼疮(75%~20%阳性)、慢性活动性肝炎(9%阳性)等。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自身抗体检测化验类别一:免疫功能检查化验类别二:自身抗体检测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
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自身抗体检测化验类别一:免疫功能检查化验类别二:自身抗体检测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抗原皮内试验
48小时出现浸润性结节为迟缓反应阳性。阳性主要见于外源性过敏型支气管哮喘患者。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自身抗体检测化验类别一:免疫功能检查化验类别二:自身抗体检测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测定
正常值:阴性。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自身抗体检测化验类别一:免疫功能检查化验类别二:自身抗体检测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