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芋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jú yù

2 英文參考

Jerusalem artichoke

3 註解

菊芋菊科(Compositae)向日葵屬中能形成地下塊莖的栽培種,學名Helianthus tuberosus L.,別名洋姜、鬼子姜染色體數2n=6x=102。地下塊莖含豐富菊糖,系果糖多聚物。多炒食或鹽漬加工,還可製造果糖酒精。對糖尿病有輔助療效。原產北美洲。中國各地有零星栽培。莖直立,高2-3m。葉卵形,先端尖,綠色,互生。莖扁圓形,有不規則突起。頭狀花序,花黃色。塊莖無周皮,不耐貯藏。瘦果楔形,有毛。按塊莖皮色分黃皮白皮兩個品種。耐寒耐旱,塊莖在6-7℃芽眼萌動發芽,8-10℃出苗,幼苗能耐1-2℃低溫,18-22℃和日照12小時有利於塊莖形成。塊莖在-25~-30℃的凍土層內能安全越冬。春春季解凍後,選20-25g的塊莖播種,株行距0.5。播種深度7-10cm。播後30天左右出苗。齊苗後追肥澆水,中耕除草並培土成低壟。塊莖膨大時摘頂並勤澆水,促使塊莖膨大。秋霜後收穫。採收時可將小塊莖留在土中,待翌年萌發出苗,並及時間苗、補栽。

4 全國中草藥彙編》:菊芋

4.1 別名

洋姜

4.2 來源

菊科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以塊根、莖、葉入藥。

4.3 生境分佈

華北、華東有栽培。

4.4 功能主治

清熱涼血接骨。主治熱病,腸熱瀉血,跌打骨傷。

4.5 用法用量

塊根1只,生嚼服下;外用鮮莖、葉搗爛敷患處。

4.6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