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 Cantor[朗道漢英字典]
long-noded pit viper[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Agkistrodon acutus[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Agkistrodon(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long-nosed pit viper[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4 拉丁名
Agkistrodon(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long-nosed pit viper(《中醫藥學名詞(2004)》)
14 蘄蛇的藥典標準
14.1 品名
Qishe
AGKISTRODON
14.2 來源
本品爲蝰科動物五步蛇Agkistrodon acutus(Guenther)的乾燥體。多於夏、秋二季捕捉,剖開蛇腹,除去內臟,洗淨,用竹片撐開腹部,盤成圓盤狀,乾燥後拆除竹片。
14.3 性狀
本品卷呈圓盤狀,盤徑17~34cm,體長可達2m。頭在中間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習稱“翹鼻頭”。上齶有管狀毒牙,中空尖銳。背部兩側各有黑褐色與淺棕色組成的“V”形斑紋17~25個,其“V”形的兩上端在背中線上相接,習稱“方勝紋”,有的左右不相接,呈交錯排列。腹部撐開或不撐開,灰白色,鱗片較大,有黑色類圓形的斑點,習稱“連珠斑”,腹內壁黃白色,脊椎骨的棘突較高,呈刀片狀上突,前後椎體下突基本同形,多爲彎刀狀,向後傾斜,尖端明顯超過椎體後隆面。尾部驟細,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質鱗片1枚。氣腥,味微鹹。
14.4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附錄Ⅹ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稀乙醇作溶劑,不得少於10.0%。
14.5 蘄蛇飲片
14.5.1 炮製
14.5.1.1 蘄蛇
去頭、鱗,切成寸段。
14.5.1.2 蘄蛇肉
14.5.1.3 酒蘄蛇
每100kg蘄蛇,用黃酒20kg。
本品爲段狀。棕褐色或黑色,略有酒氣。
14.5.2 鑑別
聚合酶鏈式反應法。
14.5.2.1 模板DNA提取
取本品0.5g置乳鉢中,加液氮適量,充分研磨使成粉末,取0.1g,置1.5ml離心管中,加入消化液275μl〔細胞核裂解液200μl,0.5mol/L乙二胺四醋酸二鈉溶液50μl,蛋白酶K(20mg/ml)20μl,RNA酶溶液5μl〕,在55℃水浴保溫1小時,加入裂解緩衝液250μl,混勻,加到DNA純化柱中,離心(轉速爲每分鐘10000轉)3分鐘;棄去過濾液,加入洗脫液800μl〔5mol/L醋酸鉀溶液26μl,1mol/LTris-鹽酸溶液(PH7.5)18μl,0.5mol/L乙二胺四醋酸二鈉溶液(PH8.0〕3μl,無水乙醇480μl,滅菌雙蒸水273μl〕離心(轉速爲每分鐘10000轉)1分鐘;充去過濾液,用上洗脫液反覆洗脫3次,每次離心(轉速爲每分鐘10000轉)1分鐘,充去過濾液,再離心2分鐘,將DNA純化柱轉移入另一離心管中,加入無菌雙蒸水100μl,室溫放置2分鐘後,離心(轉速爲每分鐘10000轉)2分鐘,取上清液,作爲供試品溶液,置零下20℃保存備用.另取蘄蛇對照藥材0.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模板DNA溶液。
14.5.2.2 PCR反應
鑑別引物:5GGCAATTCACTACACAGCCAA-CATCAACT3`和5`CCATAGTCAGGTGGTTAGTGATAC 3`。PCR反應何體系:
在200μl離心管中進行,反應總體積爲25μl,反應體系包括10×PCR緩衝液2.5μl,dNTP(2.5mmol/L)2μl,鑑別引物(10μmmol/L)各0.5μl,高保真Taq DNA聚合酶(5U/μl)0.2μl,模板0.5μl,無菌雙蒸水18.8μl.將離心管置PCR儀,PCR反應參數:95℃預變性5分鐘,循環反應30次(95℃30秒,63℃45秒),延伸(72℃)5分鐘。
14.5.2.3 電泳檢測
照瓊脂糖凝膠電泳法(三部附錄Ⅳ B),膠濃度爲1%,膠中加入核酸凝膠染色劑GelRed;供試品與對照藥材PCR反應溶液的上樣量分別爲8μl,DNA分子量標記上樣量爲2μl(0.5μg/μl)。電泳結束後,取凝膠片在凝膠成像儀上或紫外透射儀上檢視。供試品凝膠電泳圖譜中,在與對照藥材凝膠電泳圖譜相應的位置上,在300~400bp[3]應有單一DNA條帶。
14.5.3 性味與歸經
甘、鹹,溫;有毒。歸肝經。
14.5.4 功能與主治
祛風,通絡,止痙。用於風溼頑痹,麻木拘攣,中風口眼斜,半身不遂,抽搐痙攣,破傷風,麻風,疥癬。
14.5.5 用法與用量
3~9g,研末吞服,一次1~1.5g,一日2~3次。
14.5.6 貯藏
置乾燥處,防黴,防蛀。
14.6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