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梢蛇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梢蛇:拼音名:Hu nɡShāoSh 别名:灰鼠蛇、过树蛇、上竹龙、黄肚蛇、索蛇、过树榕来源:有鳞目游蛇科灰鼠蛇Ptyaskorros(Schlegel),以除去内脏的全体入药。生境分布:广西。肛鳞2分,尾下鳞109-154对。性味:味甘;性平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止痛;舒筋活络。主风湿痹证;或浸酒饮。
-
蛤蚧
性味归经:蛤蚧味咸,性微温,有小毒;入肺、肾经。蛤蚧的功效与主治:蛤蚧具有补肺益肾,定喘止咳,助阳的功效,治虚劳,喘咳,肺痿,咯血,阳痿,淋沥,消渴,经闭。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本品为不规则的片状小块,表面灰黑色或银灰色,有棕黄色的斑点及鳞甲脱落的痕迹。
-
蕲蛇
PCR反应何体系:在200μl离心管中进行,反应总体积为25μl,反应体系包括10×PCR缓冲液2.5μl,dNTP(2.5mmol/L)2μl,鉴别引物(10μmmol/L)各0.5μl,高保真TaqDNA聚合酶(5U/μl)0.2μl,模板0.5μl,无菌双蒸水18.8μl.供试品与对照药材PCR反应溶液的上样量分别为8μl,DNA分子量标记上样量为2μl(0.5μg/μl)。
-
乌梢蛇
功能主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乌梢蛇具有祛风,通络,止痉的功效。本品为段状。PCR反应体系:在200μl离心管中进行,反应总体积为25μl,反应体系包括10×PCR缓冲液2.5μl,dNTP(2.5mmol/L)2μl,鉴别引物(10μmol/L)各0.5正,高保真TaqDNA聚合酶(5U/μl)0.2μl,模板0.5μl,无菌双蒸水18.8μl。
-
干蟾
《中医大辞典》·干蟾:干蟾为中药名,出自《中药材手册》。为《名医别录》记载的蟾蜍之干燥全体。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止痛,利尿。治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痈疖,疔疮,瘰疬,咽喉肿痛,水肿,臌胀,小便不利,小儿疳积。炮制:捕捉后,将体上的蟾酥取出,晒干或烘干或剖腹除去内脏,并连同下颚及腹部一并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