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原形態
地衣體呈鬆散的灌叢狀,堅硬,直立或傾斜,高5-7cm,近末梢處呈橘紅色、金鏽色,無光澤,基部污白色至土黃色,枝體棱柱狀,主校長0.2-lcm,基部直徑1-1.5mm,次生小枝長1-1.5mm,直徑lmm,末梢尖銳,表面具縱向的棱脊,具光澤,多呈二叉分枝式,稠密叢生,纖細的枝端有時具粉芽。子囊盤圓盤狀,側生於分枝上;託緣全緣,常生有小分枝。
7 性狀
性狀鑑別 地衣體灌叢型。分枝開展,呈墊狀,橘紅色、土紅色或土褐色。主枝長約1cm,次生小枝頂端漸尖,有時呈鉤狀。皮層具褶皺、裂紋和小疣,表面有脊狀網格,分枝上部皮層不全,有時具粉芽。中軸淺白色。
8 化學成份
地衣體含降斑點酸(norstictic acid),黑茶漬素(atranorin),赤星衣酸(haematommic acid),β-苔黑酚酸甲酯(methyl β-orcinolcarboxylate),其中後兩者可能爲黑茶漬素的分解產物。
9 性味
苦;性平
13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