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2 註解

亟   ㈠音氣(qì)。   ①指氣。《素問·生氣通天論》:“陰者,藏精而起亟也”。張景嶽注:“亟,即氣也。觀《陰陽應象大論》曰:‘精化爲氣’,即此藏精起氣之謂。”   ②屢次。《素問·疏五過論》:“粗工治之,數刺陰陽,身體解散,四支轉筋,死日有期。”王冰注:“數刺陰陽經脈,氣奪病甚,故身體解散不用,四支廢運而轉筋,如是故知死日有期。”   ㈡音極(jí)。急速。《素問·生氣通天論》:“隔者當瀉,不亟正治,粗乃敗之。”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