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原形態
黃連木(《廣西通志》),又名:黃楝樹(《救荒本草》),涼茶樹(《八閩通志》),勝鐵力木(《嶠南瑣記》),楷木(《淮南草木譜》),石連、黃膩芽樹、雞冠木、洋楊、爛心木、黃華。
落葉喬木,高可達25米。冬芽紅色,有特殊氣味;小枝有細柔毛。雙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5~6對,有短柄,葉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5~8釐米,寬約2釐米,先端漸尖,基部偏斜,兩面主脈間有微細柔毛。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成總狀花序,長5~8釐米,花的基部具小苞片2,萼片1~2,雄蕊3~5,花絲短;雌花成疏鬆的圓錐花序,長18~22釐米,基部亦具小苞片2,萼片2~5,子房上位,花柱短,3裂。核果倒卵狀圓球形,頂端有小尖,直徑約6毫米,初爲黃白色,成熟後變紅色、紫藍色。花期3~4月。果期9~11月。
10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止渴。治暑熱口渴,痧症,痢疾,曬喉腫痛,口舌糜爛,風溼瘡、漆瘡。
①《物理小知》:"治痢、霍亂。"
②《食物考》:"鹽食酸甜解喉瘸哽,味如橄欖,消熱酒醒,舌爛口糜,嚼汁解柄。"
③《食物宜忌》:"解暑,止渴,利便。"
11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泡水或醃食。外用:搗汁塗或煎水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