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碥》

清 何夢瑤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中食

其證卒倒無知,口不能言四肢厥逆,不能舉,狀似中風。因飲食過度,醉飽之後,或感風寒,或着氣惱,以致氣血鬱滯,飲食無以運化,填塞胸中陰陽痞隔,升降不通。若誤作中風中氣,而以驅風行氣之藥治之,其死可立而待。(胃氣已受傷,不堪再爲行散也。)凡遇此等卒暴之病,必須審問曾否醉飽過度,有此,加以氣口脈緊盛,且作食滯治之。先煎鹽湯探吐其食,挾痰者瓜蒂散(見傷飲食)吐之。醒後察審,如挾有風寒之證,以藿香正氣散(見中風)解之;如挾氣滯者,以八味順氣散(見中氣)調之;若別無他證,只用平胃散(見傷飲食)加白朮半夏、曲之類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