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伯醫案論》

清 曹存心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甘露華

大少爺之病,伏暑晚發之病也。暑邪者何?天之熱氣下,地之溼氣上,人在氣交之中,無隙可避,感而受者。假使發於當時,其邪易達,其氣未深耳。惟深伏三焦,直至秋晚而發,道遠氣深自內達外,焉得見輕。所以病經十有三日,日重一日矣。然伏邪僅在三焦,不逢寒熱分爭之下,所見者無非胸前痞悶,口中甜膩,二便失調而已。茲乃肢麻不已,更見厥逆,顯系所患之邪不從三焦而出,反入於肺肝。肝者將軍之宮,其性橫逆,上犯肺氣則見爲厥,傍流中土則見爲麻,麻厥並至,不惟熱盛,亦且肝傷逆矣。然肝陽之逆,暑氣之侵,原非無故而作,良以風喜傷肝,未平之前先招風氣,引動伏邪。加以陰氣素虛,肝失所養,所謂最虛之處便是客邪之處。三焦久病累及乎肝,最爲惡候,能不慮其虛不化邪、厥逆頻頻乎?所幸者,膽受暑。膽屬少陽,其機不樞,有出入之意焉。是以寒熱之勢變爲寒熱往來,間日而作,俾得從此漸輕,不獨肝臟之邪可以外傳於腑,即溜在三焦者,亦可望其歸併也。但少陰本虛,脈弦而芤,最怕欲化不能,亦恐半途而廢,邪實正虛,用藥最難入手。然就寤言不寐多夢紛紜,邪在膽經爲甚,惟有十味溫膽湯加減,似屬左右咸宜。未知是否?候政。十味溫膽湯羚羊角龍齒、省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