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易讀》

清 汪訒庵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薄荷莖葉七十四

辛,平,無毒。入手太陰足厥陰經。消風散熱,清頭利目。解癮疹瘰,瘡疥驚熱利咽膈口齒,痰嗽瘙癢。含漱去舌苔語澀,葉塞鼻衄蛇傷。治中風失音,祛心腹之膨脹。破血止痢亦療,消食下氣尤良。處處有之,人家多栽蒔之。二月宿根生苗,清明前後分之,方莖赤色,其葉對生,初蒔形長產者良。血痢不止,薄荷葉煎,常服。(驗方第一。)入水耳中,取濃汁滴入立效。(第二。)清熱化痰蜜丸豆大,含之。(第三。)皮膚瘙癢,同蟬蛻末酒下。(第四。)眼弦赤爛,以薑汁浸一宿,曬乾爲末,沸湯泡洗。(第五。)舌苔語蹇取汁合蜜、姜搽之。(第六。)脣瘡一切爲細末,香油合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