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易讀》

清 汪訒庵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白礬四百五十九

枯者名枯礬甘草爲使,惡牡蠣。又畏麻黃諸味。

酸,寒,無毒燥溼墜痰,解毒生津,除蝨殺蟲止血定痛。通二便而蝕惡肉,療諸瘡而止白痢。除骨中之痼熱,平鼻中之息肉,息牙縫之血出,治中風失音。治一切癰疽疔腫惡瘡,療諸般瘰疥癬鼠。喉痹血衄之患,癲癇毒物之傷。礬石初生皆石,燒碎煎煉,乃成礬也。有白、黃、綠、黑、絳五色。今白礬出慈州、晉州、染家,方藥稀用。漆瘡作癢,煎湯拭之。(驗方第一。)牛皮癬石榴皮白礬末搽之。(第二。)嵌甲成瘡,燒灰敷之。(第三。)刀斧金瘡,同黃丹末敷之。(第四。)瀉下痢,枯礬,稍入飛白麪醋丸豆大,每三十丸,白痢姜水下,赤痢甘草水下之,妙。(第五。)爛弦風眼,枯礬五錢,銅綠二錢,湯泡澄清洗之。(第六。)目生白膜白礬用銅器水煎,入少蜜合之,帛濾過,取點。(第七。)目翳肉,每納米大一枚入目,日日用之。(第八。)牙關不開,同鹽搽之則開。(第九。)白帶不已,煉蜜丸,礬石指肚大,納入陰戶中,當愈。(第十。)羽澤散風痰不省,枯礬薑汁下。(十一。)風癇生礬、細茶,蜜丸服。(十二。)喘,枯礬白湯下。(十三。)痢疾枯礬石膏末服。(十四。)水瀉枯礬五倍子,面丸服。(十五。)耳聾痛或出水,枯礬吹之。(十六。)口瘡,生礬、硼砂,蜜合敷。(十七。)咽喉痛急,爲末吹之。(十八。)心腹痛,爲末醋下。(十九。)心痛,生礬、胡椒末,湯下。(二十。)白濁枯礬滑石丸服。(二十一。)一切腫癰疔毒枯礬滑石硃砂丸服。蔥湯煎,汗之。(二十二。)腳椏爛,生礬摻之。(二十三。)臍中出汗枯礬末敷之。(二十四。)產後陰痛枯礬、五倍、桃仁,共搗敷之。(二十五。)牙疳枯礬、五倍燒末敷。(二十六。)湯火傷枯礬香油合敷。(二十七。)白礬(一兩)茶葉(五錢)蜜丸豆大,一歲一粒,茶下。久用痰自大便出。(諸方第一。)又方∶白礬(三兩)鬱金(七兩)每五十丸,治失心癲症。(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