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六書》

明 陶華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狐惑

狐惑者,猶豫不決,進退之義也。有溼,皆蟲證。腹中有熱,食入無多,腸胃空虛,三蟲求食而食人五臟。其候四肢沉重,惡聞食氣,默默欲眠,目閉,舌白齒晦,面目間赤、白、黑色變易無常。蟲食下部爲狐,下脣有瘡,其咽乾。蟲食髒爲惑,其聲啞。二者通用黃連犀角地黃湯桃仁越人望而畏之。厥陰消渴氣上衝心飢不欲食,食即吐蛔。既曰胃寒,復有消渴。蓋熱在上焦,而中下焦則但寒而無熱。又有大便實證,並用理中湯大黃,蜜少許,微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