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蒙筌》

明 陳嘉謨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木香

滁州青木香pj105.bmp

廣州木香pj106.bmp

味甘、苦,氣溫。味濃於氣,降也,陰中陽也。無毒出自外番,來從閩廣。形如枯骨,苦口粘牙。凡欲用之,勿見火日。合丸散日際燻幹,煎熱湯臨服投末。氣劣氣不足能補,氣脹氣窒塞能通。和胃氣如神,行肝氣最捷。散滯氣於肺上膈,破結氣於中下焦。驅九種心疼,逐積年冷氣。藥之佐使,亦各不同。破氣使檳榔和胃佐姜橘。止霍亂吐瀉,嘔逆翻胃;除痞癖症塊,臍腹脹疼。安胎健脾,誅癰散毒。和黃連暴痢,用火煨實大腸。闢瘟疫邪,御霧露瘴。易老雲∶總調諸氣之劑,不宜久服之。(謨)按∶王海藏謂《本經》雲∶主氣氣不足。《藥性論》謂∶安胎健脾,是皆補也。《衍義》謂∶瀉胸腹窒塞,積年冷氣。《日華子》謂∶除痞癖症塊,是皆破也。易老總謂調氣之劑,不言補,不言破,諸說不同何也?恐與補藥爲佐則補,與瀉藥爲佐則瀉,故云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