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診斷學 中醫兒科學 中醫學 中醫病名
guī bèi
hunchback[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龜背(hunchback[1])爲病名[2]。是指脊柱彎曲後突,如龜之背殼形狀的脊柱畸形表現[2]。
脊骨彎曲突起,如龜之背[2]。症見脊柱彎曲畸形,高突隆起,步行傴僂,形體羸瘦[2]。可見於佝僂病、脊椎結核[2]。
《小兒藥證直訣》:“兒生下客風入脊,逐於髓,即成龜背。”或由胎稟不足,調養失宜,脾腎兩虛,脊骨柔弱所致[2]。
治宜培補脾腎爲主,用補天大造丸[2]。
宋·楊士瀛指出此病“間有灼艾收功,肺俞穴第三椎骨下兩傍各一寸半,腧俞穴第七椎骨下兩傍各一寸半,以小兒中指中節爲一寸,艾炷如小麥大,但三五壯而止。”(《仁齋小兒方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