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基本信息
《股骨幹骨折臨牀路徑(2009年版)》由衛生部於2009年6月30日《衛生部辦公廳關於印發8個病種臨牀路徑的通知》(衛辦醫政發〔2009〕111號)印發。
3 發佈通知
衛生部辦公廳關於印發8個病種臨牀路徑的通知
衛辦醫政發〔2009〕11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爲規範臨牀診療行爲,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我部組織有關專家研究制定了急性單純性闌尾炎、結節性甲狀腺腫、乳腺癌、股骨幹骨折、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子宮平滑肌瘤、計劃性剖宮產和老年性白內障等8個病種的臨牀路徑。現印發給你們,供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在醫療質量管理工作中參照執行。
二○○九年六月三十日
4 臨牀路徑全文
4.1 一、股骨幹骨折臨牀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4.1.1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爲 股骨幹骨折(ICD10:S72.30)
行股骨幹骨折內固定術(ICD9CM-3:79.35)
4.1.2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牀醫療護理常規外科診療常規》(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
1. 病史:外傷史;
4.1.3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及依據。
根據《臨牀醫療護理常規外科診療常規》(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
1. 年齡在16歲以上;
3. 全身狀況允許手術;
4. 首選髓內針固定,也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其他固定方式。
4.1.4 (四)標準住院日爲≤16 天。
4.1.5 (五)進入路徑標準。
1. 第一診斷必須符合ICD10:S72.30股骨幹骨折疾病編碼;
3. 除外病理性骨折;
5.除外對股骨幹骨折手術治療有較大影響的疾病 (如心腦血管疾病) ;
6.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4.1.6 (六)術前準備(術前評估)0-7 天,所必須的檢查項目。
2.胸部X光片、心電圖;
4.其他根據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氣分析、肺功能檢查、超聲心動圖、動態心電圖、雙下肢血管彩色超聲;
5.根據具體情況,使用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藥物(術前24-48小時停止用藥)。
4.1.7 (七)預防性抗菌藥物選擇與使用時機。
1. 按《抗菌藥物臨牀應用指導原則》(衛醫發〔2004〕285號)選擇用藥;
2. 預防性用藥時間爲術前30分鐘;
3. 手術超時3小時加用一次;
4. 術中出血量大於1500ml時加用一次;
5. 術後3天內停止使用預防性抗菌藥物,可根據患者切口、體溫等情況適當延長使用時間。
4.1.8 (八)手術日爲入院第 0-7 天。
2. 手術方式:股骨幹骨折內固定術;
3.手術內固定物:帶鎖髓內針或鋼板螺釘(開放骨折可考慮選擇外固定架);
4.1.9 (九)術後住院恢復6—9 天。
3. 術後用藥:
(1)抗菌藥物:按《抗菌藥物臨牀應用指導原則》(衛醫發〔2004〕285號)執行;
(3)其他對症藥物:消腫、止痛等。
4. 保護下功能鍛鍊。
4.1.10 (十)出院標準(圍繞一般情況、切口情況、第一診斷轉歸)。
1. 體溫正常、常規化驗無明顯異常;
2. X光片證實復位固定符合標準;
3. 切口無異常;
4. 無與本病相關的其他併發症。
4.1.11 (十一)有無變異及原因分析。
1.併發症:本病常伴有其他部位損傷,應嚴格掌握入選標準。但仍有一些患者因骨折本身帶來的一些合併症而延期治療,如大量出血需術前輸血、血栓形成、血腫引起體溫增高等;
2.合併症:老年人本身有許多合併症,如骨質疏鬆、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骨折後這些疾病可能加重,需同時治療,而需延期治療;
3.內固定物選擇:根據骨折類型選擇適當的內固定物。
4.2 二、股骨幹骨折臨牀路徑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爲 股骨幹骨折(ICD10:S72.30 )行股骨幹骨折內固定術(ICD9CM-3:79.35)
患者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門診號:
住院日期:年月日 出院日期:年月日 標準住院日 ≤16天
時間 | 住院第1天 | 住院第2-4天 | 住院第3-5天 | ||||||
主 要 診 療 工 作 | □ 詢問病史與體格檢查 □ 完成首次病程記錄 □ 完成大病歷 □ 開具常規檢查、化驗單 □ 上級醫師查房 □ 確定診斷 □ 行患肢牽引或制動 | □ 確定診斷和手術方案 □ 完成上級醫師查房記錄 □ 收回實驗室檢查結果 □ 請相關科室會診 | □ 完成所需檢查 □ 對影響手術進行的異常檢查結果進行復查 □ 有併發症時請相關科室會診 | ||||||
重 點 醫 囑 | 長期醫囑: □ 骨科常規護理 □ I級護理 □ 患肢牽引、制動 臨時醫囑: □ 尿常規+鏡檢 □ 感染性疾病篩查 □ 血氣分析(必要時) □ 胸部X光檢查 □ 心電圖 □ 肢體拍片(必要時) | 臨時醫囑: □ 超聲心動圖 □ 肺功能測定(必要時) □ 24小時動態心電圖(必要時) □ 動態血壓監測(必要時) | 臨時醫囑: □ 對影響手術進行的異常檢查結果進行復查 | ||||||
主要 護理 工作 | □ 入院護理評估 □ 觀察患肢牽引、制動情況及護理 □ 指導功能鍛鍊 | □ 隨時觀察患者情況 □ 心理與生活護理 □ 指導功能鍛鍊 □ 術前宣教 □ 夜間巡視 | □ 隨時觀察患者情況 □ 心理與生活護理 □ 指導功能鍛鍊 □ 術前宣教 □ 夜間巡視 | ||||||
病情 記錄 | □無 □有,原因: 1. 2. | □無 □有,原因: 1. 2. | □無 □有,原因: 1. 2. | ||||||
護士 簽名 | 白班 | 小夜班 | 大夜班 | 白班 | 小夜班 | 大夜班 | 白班 | 小夜班 | 大夜班 |
簽名 |
時間 | 住院第4-6日 | 住院第5-7日(手術日) | 住院第6-8日(術後第1日) | ||||||
主 要 診 療 工 作 | □ 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 □ 簽署自費項目協議書 □ 完成手術前各項準備 | □ 實施手術 □ 完成術後病程記錄 □ 24小時內完成手術記錄 □ 向患者及其家屬交待手術後 注意事項 □ 檢查有無手術併發症 | □ 查看患者 □ 上級醫師查房 □ 完成術後病程記錄 □ 複查血常規 □ 複查電解質(必要時) □ 指導患肢功能鍛鍊 | ||||||
重 點 醫 囑 | 臨時醫囑: □ 術晨禁食水 □ 術區備皮 □ 抗菌素皮試 □ 配血(必要時) | 長期醫囑: □ 骨科常規護理 □ I級護理 □ 普食或流食(術後6小時後) □ 切口引流 □ 補液+抗菌藥物應用 臨時醫囑: □ 急查血常規(必要時) □ 輸血(必要時) | 長期醫囑: □ 骨科常規護理 □ I級護理 □ 普食或流食 □ 切口引流 □ 補液+抗菌藥物應用 臨時醫囑: □ 輸血(必要時) | ||||||
主要護理工作 | □ 手術前物品準備 □ 手術前心理護理 □ 提醒患者術晨禁食水 □ 腸道準備(必要時) | □ 術前給予麻醉前用藥 □ 隨時觀察患者情況 □ 手術後心理與生活護理 □ 指導功能鍛鍊 □ 觀察並記錄引流情況 □ 夜間巡視 | □ 隨時觀察患者情況 □ 手術後心理與生活護理 □ 觀察並記錄引流情況(必要 時) □ 夜間巡視 | ||||||
病情 記錄 | □無 □有,原因: 1. 2. | □無 □有,原因: 1. 2. | □無 □有,原因: 1. 2. | ||||||
護士 簽名 | 白班 | 小夜班 | 大夜班 | 白班 | 小夜班 | 大夜班 | 白班 | 小夜班 | 大夜班 |
簽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