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術前準備
1.術前需照額竇側位及前後位X線片,以瞭解額竇前後徑,竇腔的大小及病變範圍。
3.剃眉毛,剪鼻毛,剃鬍須,洗頭及剃頭髮。
5.手術前晚給地西泮(安定)5mg。術前注射哌替啶50mg,異丙嗪25mg。
6.用曝光後的X線片或硅膠片,按照鼻旁竇X線片所顯示的額竇範圍,剪成較竇腔稍小的樣片,煮沸消毒後備用。同時準備腹壁皮膚,以便術中取皮下脂肪填充竇腔。
10 手術步驟
1.切口 行雙側骨壁成形術者可做冠狀切口或雙眉上切口。做單側骨壁成形術者僅做病側眉上切口。
(1)冠狀切口:在髮際後2.5cm處,雙耳間連線做一冠狀切口(圖9.4.9.2.2-1)。
(2)雙眉上切口:沿兩眉上緣做長切口,至中部時,切口橫過額骨鼻突(圖9.4.9.2.2-2)。
2.分離皮瓣 切開皮膚後分離皮瓣,如爲冠狀切口,將皮瓣向下分離,用眉上切口者,皮瓣向上分離。冠狀切口者在額肌與額骨骨膜之間,向下分離皮瓣,直至眶上緣及額骨鼻突。
3.將預製已消毒好的X線片樣片,置於已暴露的額骨骨膜上,將樣片下部對準眶上緣,用亞甲藍以點狀描出其輪廓。在點狀上2cm切開骨膜,掀起骨膜至點狀以下,形成骨膜瓣(圖9.4.9.2.2-3)。
4.用骨鑿或Stryker鋸呈斜角鑿開或鋸開骨部,方向正好對準前額竇腔,並將兩額竇的骨隔鑿斷。然後,用三骨鑿伸入,向外、向下撬起,使竇底折斷,翻起骨瓣如天窗形,暴露額竇(圖9.4.9.2.2-4,9.4.9.2.2-5)。
5.竇腔充分暴露後,在鼻額管的上緣,清除竇內病變組織,若爲骨瘤可用電鑽磨除。
6.如擬做額竇填塞術,應徹底清除病變及竇內黏膜,切除竇間骨隔,用腹部皮下脂肪填塞竇腔,鼻額管口亦予以填塞,亦可用羥基磷灰石填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