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毛
鼻毛人体解剖名称。系指生长于鼻孔内之毫毛,有屏蔽尘埃的作用,见《疡医大全》卷十二。若随意剪拔鼻毛常可诱发鼻内疖。
-
鼻部穿通性毛囊炎
概述:鼻部穿通性毛囊炎(folliculitisnaresperforans)也称穿孔性鼻腔毛囊炎,较少见,为发生在鼻前庭鼻毛的深毛囊炎,1927年首先被Culver描述。中医病机及辨证:本病与中医的鼻生疮相类似,如《诸病源候论》鼻生疮候记载:“鼻是肺之候,肺气通于鼻,其脏有热,气冲于鼻,故生疮也”。相关药品:红霉素、利福平
-
穿破性鼻腔毛囊炎
概述:鼻部穿通性毛囊炎(folliculitisnaresperforans)也称穿孔性鼻腔毛囊炎,较少见,为发生在鼻前庭鼻毛的深毛囊炎,1927年首先被Culver描述。中医病机及辨证:本病与中医的鼻生疮相类似,如《诸病源候论》鼻生疮候记载:“鼻是肺之候,肺气通于鼻,其脏有热,气冲于鼻,故生疮也”。相关药品:红霉素、利福平
-
穿孔性鼻腔毛囊炎
概述:鼻部穿通性毛囊炎(folliculitisnaresperforans)也称穿孔性鼻腔毛囊炎,较少见,为发生在鼻前庭鼻毛的深毛囊炎,1927年首先被Culver描述。中医病机及辨证:本病与中医的鼻生疮相类似,如《诸病源候论》鼻生疮候记载:“鼻是肺之候,肺气通于鼻,其脏有热,气冲于鼻,故生疮也”。相关药品:红霉素、利福平
-
鼻腔穿破性毛囊炎
概述:鼻部穿通性毛囊炎(folliculitisnaresperforans)也称穿孔性鼻腔毛囊炎,较少见,为发生在鼻前庭鼻毛的深毛囊炎,1927年首先被Culver描述。中医病机及辨证:本病与中医的鼻生疮相类似,如《诸病源候论》鼻生疮候记载:“鼻是肺之候,肺气通于鼻,其脏有热,气冲于鼻,故生疮也”。相关药品:红霉素、利福平
-
鼻毛假性毛囊炎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鼻毛假性毛囊炎系一种假性毛囊炎,发生于常修剪鼻毛及鼻毛有卷曲倾向的人。症状体征:鼻前庭可见红色丘疹,或形成脓性丘疹或结节,自觉疼痛。疾病病因:修剪后鼻毛锐利的断端有卷曲倾向,致反向生长人毛囊或与毛囊相邻接的组织,造成炎症性异物反应。除去倒长的鼻毛,方可痊愈。
-
剪鼻毛法
操作名称剪鼻毛法适应症为鼻内手术的常规准备。方法及内容①患者头向后仰,灯光焦点集中在一侧鼻孔,剪刀刃上涂凡士林:使剪下的鼻毛粘在剪刀上,不致被吸入鼻腔;②左手示指及拇指将患者鼻尖向上轻轻抬起,其他手指固定于额面部,以右手持剪刀齐鼻毛根部剪除鼻毛,再用蘸有凡士林的棉签擦净鼻前庭皮肤,检查是否干净。
-
粉尘工业的上呼吸道职业病
疾病分类:耳鼻喉科疾病概述:粉尘是指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直径大于0.1μm的固体颗粒,如果存在于生产环境中:称生产性粉尘。3、慢性咽炎、喉炎:多因粉尘刺激致鼻塞,或劳动时张口呼吸,使粉尘直接侵犯咽、喉部粘膜,常有咽部干燥、发痒、异物感等不适。吸入大量溶解度大的毒性粉尘,吸收后侵入血液可发生急性中毒。
-
穿通性鼻毛囊炎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穿通性鼻毛囊炎系一种少见的鼻毛处深部毛囊炎。症状体征:初在鼻前庭鼻毛的毛囊口处发生小脓疱,且有疼痛。其炎症可向深部组织发展,终于在鼻翼部皮肤表面出现丘疹或脓疱。因此,在鼻翼的内外有一感染性通道。治疗方案:若将受损的鼻毛拔除,涂以抗生素软膏,一般可获痊愈。
-
鼻前庭炎
概述:鼻前庭炎是鼻前庭皮肤的弥漫性炎症,多因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变应性鼻炎的鼻分泌物刺激,或长期在粉尘环境中工作,或由于以上关系而常用手指挖鼻孔,加上细菌感染而致。急性者鼻前庭皮肤红肿,疼痛,严重者可扩及上唇交界处,有压痛,表皮糜烂并盖有痂皮。鉴别诊断:慢性鼻前庭炎应与鼻前庭湿疹鉴别。
-
呼吸道烧伤
疾病分类:耳鼻喉科疾病概述:多见于头面部伤伤员,大多数为吸入火焰,干热空气,蒸气,以及有毒或刺激性烟雾或气体所致,呼吸道烧伤可分为三类:①轻度烧伤在咽喉以上,表现为口、鼻、咽粘膜发白或脱落,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鼻毛烧焦并有刺激性咳嗽,吞咽困难或疼痛等。
-
鼻疳·湿热上蒸证
舌苔厚黄腻,脉滑数。若湿热壅盛者,加黄连、苦参、土茯苓以助清热燥湿之力;鼻疳又名鼻疳疮(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六)、鼻疳蚀(见《证治准绳·杂病》)、鼻 疮(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五)、 鼻(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疳鼻(《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鼻疮(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等。
-
鼻疳·肺经蕴热证
定义:鼻疳·肺经蕴热证(nasalgandiseasewithpatternofheatamassmentinlungchannel)是指肺经蕴热,以鼻前孔灼热干焮疼痛,局部皮肤红肿,或伴发热、咳嗽、口干,舌质红,苔黄,脉数等为常见症的鼻疳证候。若焮热痛甚者,加黄连、丹皮以助清热毒凉血止痛之力,亦可选用银翘散合泻白散加减治疗。见《外科启玄》卷八。
-
鼻疖肿
疾病分类:耳鼻喉科疾病概述:一般治疗:1、注意忌食辛辣、厚腻、刺激食物,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3、鼻部、上唇、颊部发现疖肿,禁止挤压、挑刺、灸法及早期切开引流,以免脓毒扩散。局部治疗:1、鼻疖肿未形成脓头者,可涂用抗生素油膏。2、检查(1)有无鼻部红肿、压痛,单发或多发,有无脓栓,是否已破溃;
-
鼻孔
禾髎所在。《黄帝内经灵枢·师传》:“鼻孔在外,膀胱漏泄。”又称明堂。是隆起于面部正中的呼吸、嗅觉器官。頞以下至鼻准,有鼻柱骨突起,又名鼻梁、天柱。鼻孔内有鼻毛,鼻孔深处称为鼻隧。司嗅觉、助发音,为肺系之所属。头面为诸阳所聚,鼻居面中为阳中之阳,是清阳交会之处。
-
鼻道
《黄帝内经灵枢·师传》:“鼻隧以长,以候大肠。”固有鼻腔的形态与骨性鼻腔基本一致,由骨和软骨覆以粘膜而成。鼻腔鼻黏膜:鼻黏膜按其性质可分为两部分,位于上鼻甲与其相对的鼻中隔及二者上方鼻腔顶部者称为嗅区(olfactoryregion),富含接受嗅觉刺激的嗅细胞,其余部分则富含鼻腺(nasalgland)称为呼吸区。
-
白发症
概述:头发的部分或全部变白称白发症(Canities)。治疗措施: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疗法,多以染发为主。病因学:白发是由于黑色素的的生成因黑素细胞、黑素体较少或因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所致。灰发中黑素细胞数目正常,但黑素减少,而白发中黑素细胞也减少。包括全身性毛发变白的白化病和局限性毛发变白的斑驳病等。
-
喉烫伤及烧灼伤
疾病分类:耳鼻喉科疾病概述:症状:轻型:损伤在声门区以上,病人可有声嘶,喉痛,同时伴有咽痛,吞咽困难,鼻毛烧焦,鼻口,粘膜充血中型:损伤在气管隆突水平以上,除了有轻型的表现外,还有刺激性咳嗽和气急重型:损伤达支气管,肺泡,除有中型的表现外,可出现剧烈的咳嗽,脓血痰。3:吸入热的液体或蒸气。
-
鼻部麻风
晚期因粘膜腺体萎缩,鼻腔干燥结痂而出现萎缩,病变向深层发展,破坏鼻中隔软骨,多于其前部发生穿孔,鼻小柱常被破坏,鼻尖下塌贴近上唇,易与萎缩性鼻炎和梅毒所致的鞍鼻区别,鼻窦亦可受累、破坏、前鼻孔发生狭窄,鼻粘膜苍白增厚,分泌物增多,可有脓涕、鼻出血,但患者不觉疼痛。疾病病因:麻风杆菌感染引起。
-
耳鼻咽喉麻风
疾病分类:耳鼻喉科疾病概述:麻风是由麻风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传染病,以侵犯皮肤、粘膜及周围神经为主,亦可累及深部组织和器官。本病既不胎传,也不遗传。2、咽部麻风。病理生理:1、鼻部麻风:病变早期侵袭毛囊,鼻前庭鼻毛脱落,发生溃疡,鼻中隔和鼻甲粘膜下有结节性浸润,继而糜烂,可导致瘢痕性粘连。
-
逆行性牙髓炎
疾病分类:口腔科疾病概述:医学上将由于牙周炎症引起的牙髓组织感染称为逆行性牙髓炎。患牙髓炎的牙齿应由口腔科医生施行手术摘除牙髓,消毒髓腔,待症状消除后再进行补牙,以达到保存患牙的目的,如不予适当的治疗,牙髓炎可发展为根尖脓肿,甚至颅骨骨髓炎,患牙就只有拔除了。2、继发于慢性鼻前庭炎。
-
耳鼻咽喉科常规
后鼻孔有无分泌物积留,注意其所在位置,观察鼻咽顶部及后壁粘膜,有无增殖体肥大及其他肿瘤,有无溃疡面;颈部淋巴结肿大,可作超声波检查;3.喉部、鼻部及耳部较大手术,如喉切除术、上颌骨截除术、听神经瘤切除术或颞骨截除术等,或须用全身麻醉的患者,检查肝、肾功能,酌情测定血糖、胆固醇、甘油三脂等。
-
鼻腔乳头状瘤摘除术
术前准备1.修剪鼻毛。2.鼻中隔乳头状窦可先于肿瘤前方作一切口,切至软骨膜下剥离,剥离范围要超过肿瘤,且留有一安全边缘约0.5cm,用剪刀将肿瘤连同根蒂周围的粘膜一周切除,随后沿切缘电灼之。4.肿瘤范围较广,多次手术复发且侵犯筛窦上颌窦的病人经鼻内手术不能全部摘除肿瘤时,可由鼻侧切开的途径将肿瘤更广泛的切除。
-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手术图解图1下鼻甲部分切除图2下鼻甲肥厚粘膜楔形切除图3纱条压塞闭合切适应证下鼻甲增生肥大,经其他治疗无效时。麻醉1%丁卡因表面麻醉,并在下鼻甲粘膜下注射含1%肾上腺素的1%普鲁卡因1~注意事项下鼻甲切除切忌过多,以免鼻腔过于宽大,形成萎缩性鼻炎,使鼻腔结痂、发臭,增加病人痛苦。
-
鼻腔-鼻窦内镜检查法
无论是前鼻镜检查还是间接鼻咽镜检查,对鼻腔和鼻窦的观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内镜为0°、30°和70°三种,直径4.0mm,镜身长180mm,这种内镜视野大,亮度好。儿童可用直径2.7mm内镜。若有摄录系统,有助于操作、教学和资料保存,检查前均应剪鼻毛。
-
前鼻镜检查法
1.患者与检查者对面坐,检查者先将光线对准患者鼻尖,以拇指堵挡一侧鼻孔,嘱患者呼吸,比较两侧鼻孔的通气程度。3.以左手持鼻镜,轻轻插入鼻前庭,展开鼻翼,观察鼻腔内情况。注意粘膜色泽、肿胀、中下甲之大小、形状、鼻道及嗅裂情况、鼻中隔形状、分泌物性质及其位置,有无息肉、异物、溃疡、肿瘤、出血等。
-
整形外科一般诊疗护理常规
如需取皮则应先消毒供区,再消毒受区。无菌单至少应有2层。2.切口应顺皮纹方向,忌作垂直皮纹的切口;包扎及制动1.加压包扎的方法(以皮片移植为例):皮片上盖一层油纱布,外加6-8层与皮片大小形状相符的湿纱布,再加多量疏松纱布及棉垫加压包扎,使皮片与创面密切接触。防止包扎过紧引起血运障碍或石膏压迫造成损伤。
-
免疫屏障
免疫屏障是机体防御抗原异物进入其体内的一种特殊的生理解剖学结构。近年来,据电镜和酶标技术研究证明,血脑屏障的组织学部位主要是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这层细胞具有连结紧密、胞饮作用微弱的特点,可有效地阻挡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抗原异物通过血流进入脑组织或脑脊液,从而保护了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
-
鼻部神经阻滞术
名称:鼻部神经阻滞术适应证:鼻部神经阻滞术适用于鼻腔部手术麻醉及外伤换药。准备:局部皮肤准备、剪鼻毛;患者仰卧。方法:1.1%~4%可卡因或2%利多卡因,加入1∶20万U肾上腺素作鼻黏膜阻滞。3.从鼻孔底部开始逐层进行皮下浸润阻滞至鼻唇沟,可以阻滞第1或2个分支。注意事项:治疗后当天不要洗脸,避免感染。
-
经口内途径上颌骨部分切除术
经口内入路部分上颌骨切除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上颌窦癌手术ICD编码:76.3902适应症:经口内途径上颌骨部分切除术适用于:1.上颌骨的牙源性恶性肿瘤限于上颌骨的牙槽内,或上牙槽骨纤维样骨瘤。8.心、肺、肝、肾功能检查。2.如术中发现肿瘤已超出上颌窦底壁,侵及其他壁者应改为上颌骨根治切除术。
-
经口进路上颌骨部分切除术
经口内入路部分上颌骨切除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上颌窦癌手术ICD编码:76.3902适应症:经口内途径上颌骨部分切除术适用于:1.上颌骨的牙源性恶性肿瘤限于上颌骨的牙槽内,或上牙槽骨纤维样骨瘤。8.心、肺、肝、肾功能检查。2.如术中发现肿瘤已超出上颌窦底壁,侵及其他壁者应改为上颌骨根治切除术。
-
经口内入路上颌骨部分切除术
经口内入路部分上颌骨切除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上颌窦癌手术ICD编码:76.3902适应症:经口内途径上颌骨部分切除术适用于:1.上颌骨的牙源性恶性肿瘤限于上颌骨的牙槽内,或上牙槽骨纤维样骨瘤。8.心、肺、肝、肾功能检查。2.如术中发现肿瘤已超出上颌窦底壁,侵及其他壁者应改为上颌骨根治切除术。
-
经口内途径部分上颌骨切除术
经口内入路部分上颌骨切除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上颌窦癌手术ICD编码:76.3902适应症:经口内途径上颌骨部分切除术适用于:1.上颌骨的牙源性恶性肿瘤限于上颌骨的牙槽内,或上牙槽骨纤维样骨瘤。8.心、肺、肝、肾功能检查。2.如术中发现肿瘤已超出上颌窦底壁,侵及其他壁者应改为上颌骨根治切除术。
-
经口进路部分上颌骨切除术
经口内入路部分上颌骨切除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上颌窦癌手术ICD编码:76.3902适应症:经口内途径上颌骨部分切除术适用于:1.上颌骨的牙源性恶性肿瘤限于上颌骨的牙槽内,或上牙槽骨纤维样骨瘤。8.心、肺、肝、肾功能检查。2.如术中发现肿瘤已超出上颌窦底壁,侵及其他壁者应改为上颌骨根治切除术。
-
经口内入路部分上颌骨切除术
经口内入路部分上颌骨切除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上颌窦癌手术ICD编码:76.3902适应症:经口内途径上颌骨部分切除术适用于:1.上颌骨的牙源性恶性肿瘤限于上颌骨的牙槽内,或上牙槽骨纤维样骨瘤。8.心、肺、肝、肾功能检查。2.如术中发现肿瘤已超出上颌窦底壁,侵及其他壁者应改为上颌骨根治切除术。
-
上颌骨部分切除术
partialresectionofmaxilla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上颌窦癌手术口腔科/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上颌骨切除术ICD编码:76.3901概述:上颌骨部分切除术是将上颌骨病变部分切除,保留牙龈、牙及硬腭,即可达到清除病灶的目的;3.暴露鼻腔自鼻底部沿梨状孔边缘向上剪开鼻腔外侧壁黏膜,暴露鼻腔。
-
部分上颌骨切除术
partialresectionofmaxilla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上颌窦癌手术口腔科/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上颌骨切除术ICD编码:76.3901概述:上颌骨部分切除术是将上颌骨病变部分切除,保留牙龈、牙及硬腭,即可达到清除病灶的目的;3.暴露鼻腔自鼻底部沿梨状孔边缘向上剪开鼻腔外侧壁黏膜,暴露鼻腔。
-
下鼻甲切除术
手术名称:下鼻甲切除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肥大性鼻炎的手术/下鼻甲切除术及电烙术ICD编码:21.6901概述:下鼻甲血管丰富,手术时易引起出血,若切除过多可引起萎缩性鼻炎,对青年人进行下鼻甲切除必须慎重考虑。禁忌症:1.鼻腔黏膜处于急性炎症期,或有急性咽炎、急性中耳炎者。采用半坐式体位。
-
鼻中隔血肿、脓肿切开引流术
手术名称:鼻中隔血肿、脓肿切开引流术别名:鼻中隔血肿、脓肿切开分流术;鼻中隔软骨膜与骨膜为一坚韧致密的结缔组织,其下出血时,血液淤积而形成血肿,鼻中隔血肿感染后则形成鼻中隔脓肿(图9.4.3.3-1)。2.剪去鼻毛。麻醉和体位:1.1%丁卡因及肾上腺素棉片做鼻中隔表面麻醉。3.清除鼻中隔血肿或脓肿时勿损伤黏骨膜。
-
鼻中隔血肿、脓肿切开分流术
手术名称:鼻中隔血肿、脓肿切开引流术别名:鼻中隔血肿、脓肿切开分流术;鼻中隔软骨膜与骨膜为一坚韧致密的结缔组织,其下出血时,血液淤积而形成血肿,鼻中隔血肿感染后则形成鼻中隔脓肿(图9.4.3.3-1)。2.剪去鼻毛。麻醉和体位:1.1%丁卡因及肾上腺素棉片做鼻中隔表面麻醉。3.清除鼻中隔血肿或脓肿时勿损伤黏骨膜。
-
内镜下经鼻额窦开放术
鼻内镜下额窦口开放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ICD编码:22.4104概述:额窦开口位于额窦底,呈漏斗状向下移行成鼻额管,开口于额隐窝。当钩突上端附着于颅底或中鼻甲根部时,额窦经筛漏斗引流到中鼻道;2%利多卡因溶液5ml+1∶1000肾上腺素1滴局部浸润麻醉鼻丘、钩突尾部和中鼻甲前后端。
-
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术
鼻内镜下额窦口开放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ICD编码:22.4104概述:额窦开口位于额窦底,呈漏斗状向下移行成鼻额管,开口于额隐窝。当钩突上端附着于颅底或中鼻甲根部时,额窦经筛漏斗引流到中鼻道;2%利多卡因溶液5ml+1∶1000肾上腺素1滴局部浸润麻醉鼻丘、钩突尾部和中鼻甲前后端。
-
内镜下上颌窦手术
①上颌窦开口在筛泡与钩突之间,切除钩突后可在内镜直视下,用弯刮匙或弯吸引器头沿下鼻甲附着处仔细探查,如果有脓性分泌物溢出,或出现小气泡,通常提示是上颌窦自然开口的位置(图9.4.17.2-2)。鼻泪管的骨壁坚硬,容易识别。术后处理:1.手术后酌情填塞中鼻道,填塞材料有膨涨海绵、可吸收止血菱、明胶海绵和油纱条。
-
上颌窦鼻内镜手术
①上颌窦开口在筛泡与钩突之间,切除钩突后可在内镜直视下,用弯刮匙或弯吸引器头沿下鼻甲附着处仔细探查,如果有脓性分泌物溢出,或出现小气泡,通常提示是上颌窦自然开口的位置(图9.4.17.2-2)。鼻泪管的骨壁坚硬,容易识别。术后处理:1.手术后酌情填塞中鼻道,填塞材料有膨涨海绵、可吸收止血菱、明胶海绵和油纱条。
-
鼻尖整形术
剪除鼻毛,清洗面部及鼻腔。麻醉和体位:病人取半坐位。1%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肾上腺素(3~(4)扁平鼻尖另一整形方法,可单纯行两侧鼻孔上方切除菱形皮肤及皮下组织,也可切除部分大翼软骨,然后分层缝合软骨及皮肤切口(图9.4.1.6-4,9.4.1.6-5)。(2)数针缝线将鼻翼软骨穹窿和内侧脚并拢固定(图9.4.1.6-6)。
-
鼻尖矫正术
剪除鼻毛,清洗面部及鼻腔。麻醉和体位:病人取半坐位。1%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肾上腺素(3~(4)扁平鼻尖另一整形方法,可单纯行两侧鼻孔上方切除菱形皮肤及皮下组织,也可切除部分大翼软骨,然后分层缝合软骨及皮肤切口(图9.4.1.6-4,9.4.1.6-5)。(2)数针缝线将鼻翼软骨穹窿和内侧脚并拢固定(图9.4.1.6-6)。
-
全鼻再造术
手术名称:全鼻再造术别名:全鼻再造成形术;剪除鼻毛,清洗面部及鼻腔。2.前额正中皮瓣鼻再造手术步骤(1)按皮瓣设计切开皮肤、皮下,并于额肌表面分离,掀起皮瓣,注意避免损伤供血动脉。8周内逐步完成扩张,取出扩张器后,再切开并含滑车上动脉的额部正中岛状皮瓣,鼻成形过程同前所述,供瓣区创面可直接形成缝合。
-
硅胶条逆向置入术
适应症:硅胶条逆向置入术适用于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术前准备:1.术前1周用抗生素眼液滴眼。3.用拉线钩钩出线环,将硅胶条有标记结的一端套入线环内(图8.2.10.3-4),缓慢送入鼻腔,同时将泪道探针自泪点拔出。由未插管之泪点进针冲洗泪道,再将硅胶条逆向拉入鼻泪管,使硅胶条环仍位于泪囊区,再将硅胶条固定。
-
鼻唇沟皮瓣修复上唇缺损
鼻唇沟皮瓣修复上唇部缺损分类:口腔科/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唇癌切除术及邻近组织瓣修复术/鼻唇沟皮瓣ICD编码:27.5704概述:鼻唇沟皮瓣修复上唇缺损用于唇癌切除后上唇缺损的修复。2.切口:沿亚甲蓝切透鼻唇沟区皮肤及肌层直达骨面,外侧切透口颊黏膜层,使皮瓣向缺损区游离。
-
鼻唇沟瓣修复上唇缺损
鼻唇沟皮瓣修复上唇部缺损分类:口腔科/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唇癌切除术及邻近组织瓣修复术/鼻唇沟皮瓣ICD编码:27.5704概述:鼻唇沟皮瓣修复上唇缺损用于唇癌切除后上唇缺损的修复。2.切口:沿亚甲蓝切透鼻唇沟区皮肤及肌层直达骨面,外侧切透口颊黏膜层,使皮瓣向缺损区游离。